第10章
查理兹·塞隆已经离开了,就在路遥和她认识的第二天,也是戛纳电影节开幕式的当天,不过两人已经约好了明年的戛纳再见。
开幕式结束之后,路遥也顾不得胡思乱想了,戛纳电影节已经正式开始了,他要开始跟着老謀子忙前忙后了。
在《菊豆》展映开始之前,跟着老謀子到处跑,不是参加这个酒会就是又有什么欧美电影圈的人邀请老謀子一起吃饭。
虽然后世老謀子在国内的评价不怎么好,但他在国外的评价还是挺高的,尤其是在文艺气息浓厚的欧洲电影圈。
等到《菊豆》展映开始之后,他们又开始为了每天的放映忙前忙后。
路遥也没被安排什么繁重的工作,就是站在展厅门口负责发放电影票,领着观众进场,顺便给观众分发他们早就打印好的宣传册。
等到电影结束之后在满脸笑意的送观众出场。
那年18,不对,那年15,电影厅门口,站如喽啰,我发誓以后一定要人看到我……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来到了电影节闭幕式两天前。
老謀子焦急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他在等电话。
欧洲三大都有这样的潜规则,参加电影节的电影,只要获奖了,不论奖项的大小,都会提前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让他们留下来参加闭幕式。
巩丽不在,她去试衣服了。
虽然巩丽现在在国际上还不像后世那么出名,但也有一些衣服和饰品赞助商看中她背后的华国市场,邀请她去挑选参加闭幕式的衣服和饰品。
很快,一通电话打到了老謀子房间的电话上,随后老謀子就一个箭步跑到了电话旁。
“好好好,我们到时一定准时参加。”
听着电话里的声音老謀子满是褶子的脸上像是秋天盛放的菊花一样布满了笑容。
怪不得老謀子这么激动,《菊豆》入围了主竞赛单元,是有机会争取金棕榈的。
但基本没希望,路遥虽然记不清《菊豆》到底获得了什么奖,但也记得是一个小奖,安慰性质大过于奖励性质。
其实也很正常,之前就说过,今年的评委会主席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这人就是典型的白人心态,对华夏既有着好奇又有着防备,有他在,华夏电影人甚至亚洲电影人都很难获奖。
到了闭幕式这天,一脸期待的老謀子和巩丽两人都盛装打扮了一番。
老謀子还好,上半身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下半身则是配套的深蓝色直筒中山装裤子。
巩丽则是穿着一身深红色的绣花旗袍,把她的傲人曲线勾勒的淋漓尽致,头上则戴着金色的流苏步摇,浑身上下的打扮充分体现了东方大国的文化审美底蕴。
看着这两人兴冲冲地忙前忙后地准备,路遥只能摇了摇头。
“还是想想之后怎么安慰他们吧。”
……
这个时候的欧洲三大还是自持身份的,不像后世快活不下去而改变自身的样子。
现在的欧洲三大闭幕式除了能走红毯,在红毯上拍照之外真没什么环节了。
进了电影宫就有人带着他们去了早就安排好的位置。
他们的位置在中间左侧,正前方就是《我心狂野》剧组,右前方则是《死之棘》剧组。
看着这样的位置安排,路遥不由得摇了摇头,主办方的心思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首先颁发的是青年电影奖,里面包含了“外国电影奖”“法国电影奖”“技术大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和“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这些奖项主要是鼓励性质的奖项,不会影响主竞赛单元的评选。
随后的“金摄影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