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10章
”也就是“导演处女作奖”颁给了《死亡与复活》一部典型的“黑苏”电影,这在欧美电影圈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很快就到了主竞赛单元。

    首先颁发的就是短片相关的奖项,这个时候的戛纳短片竞赛还没有被独立出去,是和其他长片放在一起颁发的。

    短片之后颁发的是一个非常设奖项,“路易斯·布努埃尔奖”,颁给了《菊豆》。

    这个奖鼓励性质更多,其实这就能品出来了,主办方不能让贝托鲁奇做的太明显,他们还指望着华人势力能多来戛纳几次呢。

    对于这个奖,老謀子和巩丽倒是还好,或许这个时候他们还觉得有希望角逐“金棕榈”吧。

    然后颁发的是“评审团奖”,这个奖不怎么重要。

    紧接着就是巩丽最期待的“最佳女演员奖”,在她一脸期待的目光中,“影后”颁给了《审问》的女主角克里斯提娜·杨达。

    其实这个奖还算实至名归,巩丽现在的演技确实比不上克里斯提娜·杨达,还得再等两年,她才能在威尼斯达成她的影后梦。

    “影后”奖之后就是“最佳男演员”奖,颁给了《大鼻子情圣》的杰拉尔·德帕迪约。

    路遥还特地去看了这部电影,不为别的,就为了看看主角是不是真的是大鼻子,只能说不愧是敢叫这个电影名字的,能跟“亚洲鼻王”房龙打个平手了。

    老謀子除了“金棕榈”之外最期待的奖项“最佳导演”也花落旁人。

    《蓝调计程车》的帕维·龙根获得了这个奖项,这名字,要不是知道这词确实是根据英文名直译过来的,都容易让人以为是作者在恶搞。

    评审团大奖下了个双黄蛋,来自日本的《死之棘》和《蒂莱》获得了这个奖。

    说真的,路遥不知道《蒂莱》这电影想讲什么,一部披着“艺术”的皮,用所谓“人性”“苦痛”来讽刺非洲“落后愚昧”的电影,但人家就是能获奖。

    这电影居然还是欧非合拍片,你品,你细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到了最后的大奖。

    在还抱有一丝希望的老謀子和巩丽的注视下,1990年的“金棕榈”大奖颁给了《我心狂野》。

    落寞的老謀子和正在安慰他的巩丽与正前方正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的大卫·林奇和尼古拉斯·凯奇形成了鲜明对比。

    至此1990年第43届戛纳电影节落下了帷幕。

    谁都没有想到,被我们寄予厚望的《菊豆》在角逐“金棕榈”的时候倒在了主竞赛单元的门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文娱:我能增加成功率简介 >文娱:我能增加成功率目录 > 第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