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章 单元3:晚饭只有草 续
按在洞口,掺了灶灰的面粉遇水立刻膨胀,鳞形边缘的锯齿扎进龙袍残片,竟把布料扯出道裂口,露出里头裹着的东西——半截小孩的手腕,腕间缠着的红绳,绳结里嵌着的,正是他鳞片甲上掉的、带体温的金粉。

    虎娃突然尖叫着后退,面人从手里滑落,掉进冰洞。张小帅看见面人下沉时,鳞片甲的烫意突然顺着指尖涌进河面——冰水竟在瞬间结了层薄冰,冰面映着他的脸,领口鳞片甲的位置,正泛着暗红的光,像块烧透的炭,把“溺亡”二字,烙进了河底的泥。

    “李财主!”老王瘸着腿撞开祠堂门,旱烟袋指着供桌上的“龙王画像”,“你拿孩子尸身填洞,拿御赐龙袍当‘镇尸布’,陈公公给你的‘丹道’密卷……是不是藏在这画像后头?”

    画像被扯落的瞬间,张小帅看见墙缝里掉出个木匣——刻着“龙胎”二字,打开来,里头装着十二枚鳞片甲残片,每片上都刻着生辰八字,跟东河村溺亡者的,分毫不差。他忽然想起陈公公临死前的疯话:“鳞热生魂,魂归丹炉”——此刻他胸口的鳞片甲,正贴着其中一枚残片发烫,甲叶纹路里的面粉,竟渗进了残片的刻痕,把“戊申年壬戌月”的八字,泡成了带体温的、会跳的魂。

    暮色漫进祠堂时,虎娃捡起那枚残片,发现背面刻着个“炉”字——跟他捏的面人胸口,鱼鳞嵌的位置,一模一样。阿七撬开供桌下的暗格,滚出本血写的账本,“护堤修缮费”栏下的每个名字,都对应着一枚鳞片甲残片,页脚画着的小孩脚印,正顺着页码,走向最后一页的“丹炉开鼎日”。

    “他们拿溺亡魂养‘龙胎’。”张小帅摸着鳞片甲上发烫的位置,那里正对着账本上的“三月初三”——陈公公说的“龙抬头”日,“用无主孩子的尸身填洞,拿鳞片甲残片镇魂,等‘龙胎’养成……”话没说完,胸口的烫意突然变成锐痛,鳞片甲竟在他指尖下轻轻翘开,露出里头贴着的、虎娃娘的旧头巾残片——三年前他从乱葬岗捡的,上头绣的“平安”二字,此刻沾着面粉和血,竟变成了“平冤”。

    雪越下越大,祠堂外的河面传来“咔嚓”声——是冰层裂开的响。张小帅看见虎娃捏的面人漂在水上,鳞片甲的烫意顺着冰水漫过去,面人胸口的鱼鳞突然发亮,像盏灯,照亮了河底的“龙袍”残片,也照亮了残片下,无数个缠着红绳的腕子,腕间的生辰八字,正对着他鳞片甲上的每片甲叶。

    原来这世上最烫的鳞片,从来不是金属铸的甲叶,是活人心里未冷的血,是冤魂眼里未干的泪,是把面粉和灶灰揉在一起,捏成鳞形的、能镇住河神吃人嘴的、活人的魂。张小帅望着虎娃捡起的鳞片残片,发现残片边缘的缺口,竟刚好能嵌进他胸口的鳞片甲——像把钥匙,打开了陈公公藏在“丹道”里的、最脏的秘密。

    梆子敲过三更,东河村的河面结了厚冰,冰面上的鳞形印记还在发着微光。张小帅摸着虎娃递来的面人,发现面人掌心不知何时多了个凹痕——跟他鳞片甲发烫时,指尖按出的印子,一模一样。他忽然笑了,笑声惊飞了栖在祠堂的夜鹭,翅膀带起的雪粒,落在鳞片甲上,把发烫的“魂”字,捂成了带体温的、不化的雪。

    面粉筛里剩下的细粉,此刻正顺着门缝飘向河面,跟鳞片甲上掉的金粉混在一起,在冰面上聚成个“人”字——比任何“龙王太子”都高大,比任何“御赐龙袍”都鲜活。原来这世道的河神,从来不是供在祠堂的画像,是每个被沉河的孩子,是每个捏着面粉喊冤的魂,是张小帅胸口发烫的鳞片甲,和鳞片甲下,跳得比丹炉火还响的、活人的、不熄的心。

    伪龙记

    “走,带家伙。”张小帅踢开脚边装着姜黄粉的陶罐,棕黄粉末扑簌簌落在青石板上,混着鞋底的锅灰,竟在砖缝里洇出条蜿蜒的“龙形”。这陶罐是阿七今早从当铺后厨偷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27章 单元3:晚饭只有草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