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8章 单元3:晚饭只有草 续
是丹砂的亮,是混着锅灰的金粉,正从皮肤缝隙里慢慢渗出来。

    “这红印…是用活人血调的朱砂烙的。”小李翻开《本草纲目》缺页,泛黄的纸页间夹着片鳞片甲残片,边缘的“戊申”铸字对着红印的“壬戍”,竟在火把光里拼出完整的“戊申年壬戍月”,“陈公公的‘魂契’要凑齐八字,先拿鳞片甲在活人身上烙‘阳纹’,死后再用金粉填‘阴纹’——你看这印记,分明是虎娃他哥的‘生魂契’!”

    工棚外的护堤河传来冰裂声,十二块“镇魂砖”在河底震动,砖体里的指骨纹路竟对着死者手腕的红印,像无数根细针,正隔着河水,戳向“阳魂契”的中心。张小帅的金属片烫得更烈,他忽然想起陈公公密室里的“魂契图”——十二道“阳魂契”对应十二具“炉鼎”,每道印记都是打开“龙胎丹”的“活钥匙”。

    “用锅灰盖红印。”他忽然扯开虎娃的布衫,衣角的补丁蹭过红印边缘,粗布纹里嵌着的护堤泥沙,竟让朱砂色褪下一层,“陈公公的‘阳魂契’怕人间烟火,咱用蒸馒头的灶灰、晒谷的土,把这‘官咒’捂成凡人的疤!”

    虎娃的眼泪滴在红印上,盐水混着朱砂,竟在死者手腕拓出“解”字——不是“解契”,是“解痛”。他想起哥哥曾说:“等虎娃长大了,给你在手腕画个鱼鳞,这样哥哥就能顺着鳞纹,找到你。”此刻这鳞片形的红印,终究没能成为“归鼎符”,却成了哥哥留在人间的、带体温的痕。

    当

    魂砖镇基

    正午的阳光穿过工棚破窗,在张小帅举起的“丹”字铜牌上镀了层金边。鳞片纹路在牌面蜿蜒,与死者手腕的浅粉魂印重叠时,竟在泥地上投出完整的丹炉轮廓——炉口的十二道魂窍,正对着护堤河的十二处镇魂砖穴。

    “此乃太子‘魂印’,与本宫腰牌相通。”他指尖敲过铜牌边缘的锯齿,每道缺口都对应丹炉的“魂窍”位置,“尔等修庙时,须在地基四角埋‘魂砖’——用掺了艾草的黏土捏成鳞片形,每块砖刻本宫腰牌上的‘丹’字。”

    村民们盯着地上的丹炉投影,王婆忽然指着铜牌缺口:“这缺角…跟虎娃他哥坟头的木牌,同个形状!”虎娃攥着哥哥的旧布衫,布角的补丁竟在投影里,补上了丹炉炉口的缺口,像块等了许久的“活魂砖”。

    “头儿,这‘魂砖’…怕是要拿活人‘生魂’当引?”阿七摸着铜牌上的“丹”字——凹痕里嵌着的丹砂,此刻混着灶灰,竟显出“歹”字边角,“陈公公的‘丹道’说‘魂砖镇基,万鬼莫侵’,可这砖要是用艾草裹着冤魂骨…”

    “这次的‘魂砖’,用活人血和黏土。”张小帅扯下虎娃布衫的碎角,蘸着自己掌心的血,在铜牌上画了个歪扭的“人”字,“艾草驱阴,人血破阳,再把这‘丹’字缺角补上…让陈公公的‘丹炉魂’,变成护佑活人的‘人魂砖’。”

    工棚外忽然传来揉黏土的声响——大牛带着工匠们,把护堤河的泥沙掺了艾草、麦仁,还有虎娃他哥坟头的土,捏成鳞片形砖坯。每个砖坯的中心,都嵌着枚烤焦的麦仁,焦痕里刻着极小的“活”字,跟张小帅在铜牌上画的“人”,分毫不差。

    “当年他们用孩子骨做‘镇魂砖’,如今咱们用活人泪做‘醒魂砖’。”老王瘸着腿往黏土里撒灶灰,火星子溅在砖坯上,竟让鳞片形的坯体,显出带着烟火气的“鳞”——不是龙鳞,是鱼鳞,是虎娃他哥教弟弟抓鱼时,留在手心的、带着河水的鳞。

    小李忽然翻开《本草纲目》,缺页处的“人血”条目旁,不知何时多了行虎娃写的字:“血掺艾草,魂归人间;砖刻‘人’字,鬼不敢侵。”他望着砖坯上的麦仁焦痕,忽然想起陈公公密室里的“镇魂砖”模具——此刻在工匠们手里,已被砸成了捏“人魂砖”的泥团。

    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28章 单元3:晚饭只有草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