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6章 单元5:凶宅置业记续
“人”形荧光——不是丹毒的妖异紫,是带着草香的、温暖的淡紫,“鬼亦非祟”的“祟”字,被夜风掀起的衣角扫过,暗格里的阳粉随之扬起,在刻字上方聚成“崇”字:山部是父亲的骨,宗部是人间的灯。

    老王的烟袋锅子在证物柜旁磕出火星,照亮暗格里的残牌断角——“张”字刻痕与父亲的字迹相邻,断角处缠着的醒魂草茎,此刻沾着残绢的朱砂,竟发了新芽。“你爹当年刻这行字,”他望着暗格底板的划痕,边角还有未磨平的矿渣,“是在凶宅地窖里,用验骨刀一下一下凿的——那时他刚发现赵贪廉用孩子熬秋石,宁可凿伤手,也要把‘人不是药’的理,刻进这吃人的凶宅。”

    大牛抱着新抄的《采生账册》副本,纸页间夹着从东厂刑房捡的狸花猫毛,此刻掉在暗格边缘,竟将“鬼亦非祟”的“鬼”字,衬成“傀”——单人旁是被当作傀儡的孩子,鬼部是权贵的贪心,“当年冯保让番子装鬼吓百姓,”他指着账册上的“活祭”记录,“却不知最该怕的‘鬼’,是他们自己——拿人作药,比鬼还恶。”

    小顺举着最后一盏阳粉灯笼,灯穗上的银角勾住暗格铜环,竟将“人非药引”的“药”字,映成“约”——绞丝旁是孩子的麻绳,勺部是捣药的杵,“张哥,”他忽然指着灯笼光里的醒魂草汁,“王婆说,醒魂草遇‘人理’发光,遇‘鬼恶’变紫您瞧这暗格,全是淡紫色的光,是咱把‘人’的理,种进了凶宅的‘鬼’窝里啊。”

    更夫的梆子声敲过子时,凶宅的老地板“吱呀”作响,暗格里的醒魂草汁荧光,顺着刻字笔画,慢慢连成“人”形——那是父亲当年刻字时的轮廓,也是张小帅此刻折纸的手势,两代人的手影,隔着暗格底板的木纹,在荧光里轻轻相叠。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银簪,簪头獬豸角断口处的醒魂草,此刻正隔着布料,贴着暗格的“人”字,像母亲在说:“记住了,人,比什么都贵。”

    “老王,您说这暗格,”他摸着底板刻字的凹痕,指尖蹭到残留的阳粉,“为啥父亲要刻在凶宅证物柜里?”烟袋锅子的火星在黑暗中明灭,映着老王眼里的光:“因为凶宅的‘凶’,从来不是鬼,是‘人’——他要让每个打开这柜子的人知道,就算这屋子吃了人,‘人非药引’的理,也能在这儿,生根,发光,让后来者明白,人,不能作药,不能作鬼的幌子,只能作‘人’。”

    大牛忽然指着暗格深处,那里躺着半片碎银——边缘刻着“张”字,是父亲当年藏的“记号银”,此刻挨着残绢“赵”字残笔,在荧光里显了“胀”字:月部是孩子的肚,长部是冤魂的叹,“头儿,您瞧这银、这绢、这刻字,合起来是‘人胀鬼消’——人理胀了,鬼恶就消了。”

    老方丈拄着拐棍走进凶宅,拐棍头的红绳上,串着颗用暗格醒魂草汁泡的“人”字银珠——珠面刻着所有失踪孩子的乳名,“狗剩”“囡囡”的刻痕里,渗着淡紫荧光。“昨儿在善堂,”他望着暗格的“人非药引”,银珠的“人”部,正对着刻字的“人”,“孩子们摸着这银珠说,‘光光的,暖暖的,像张大哥的验骨刀’——刀是斩恶的,光却是‘人理’的光啊。”

    丑时的月光终于漫进凶宅,暗格里的醒魂草汁荧光,与月光相触,竟将“人非药引,鬼亦非祟”的刻字,照成“人理昭昭,鬼恶惶惶”——人理是天上的月,昭昭是地上的光,鬼恶是草叶的影,惶惶是影子的颤。张小帅将验尸包放进证物柜,包底的残牌断角,正好卡在刻字的“人”“鬼”之间,像用獬豸的角,在“人”与“鬼”之间,划了道永不褪色的线。

    “小顺,把阳粉撒在暗格周围,”他摸着验骨刀的獬豸纹,刀镡断角处的醒魂草,此刻沾着暗格的荧光,竟开了朵“人”形的花,“画个獬豸护着这柜子——让以后的人知道,就算凶宅的‘鬼’再凶,只要‘人理’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56章 单元5:凶宅置业记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