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6章 单元5:凶宅置业记续
小顺的是‘生茧’,骸骨的是‘死茧’——生茧握馒头,死茧握捣杵,差的不是茧,是‘人’和‘鬼’的边。”

    小顺忽然指着窗外的老槐树,树桠间新缠了圈红绳,是善堂孩子们一起绑的“平安绳”,绳结上挂着用馒头捏的“獬豸”——角是断的,却顶着颗白豆,像极了证物柜暗格的“人”字。“张哥,”他把热馒头塞给张小帅,指节的茧蹭过他掌心,“以后咱们在老槐树挂‘醒魂灯’吧?让丢了锁的孩子,看见光,就知道‘家’在这儿。”

    老方丈拄着拐棍走来,拐棍头的红绳上,串着颗用银锁残片熔的“安”字——边缘的齿痕留着,像孩子的笑涡,“昨儿给树洞里的锁超度,”他望着“安”字对着小顺的茧,“听见‘冤魂’说:‘锁断了,光来了,以后的手,别再握刀,握馒头’——这茧啊,该是‘暖茧’,不是‘痛茧’。”

    巳时的阳光终于铺满老槐树,树洞里的银锁残片,在小顺的“人”形指印旁,显了“完”字——宝盖头是善堂的瓦,元部是孩子的脚,“完”,是“人”该完完整整,该有头有脚,该在光里走。张小帅将银锁残片放进暗格,挨着父亲的刻字,锁孔的光,正好穿过“人非药引”的“人”,在底板上投下小小的、圆圆的亮——像孩子眼里的星,像善堂馒头的暖,像醒魂草叶上的露。

    “小顺,去把善堂的孩子们叫来,”他摸着小顺指节的茧,茧上的白面,此刻沾着暗格的醒魂草汁,竟发了芽,“让他们在老槐树刻‘人’字——用馒头渣当墨,用树枝当笔,让这树啊,以后只记‘人’的暖,不记‘鬼’的寒。”他忽然望着老槐树的树冠,那里不知何时落了只狸花猫,爪子扒拉着“平安绳”,竟将绳结晃成“人”形,“你瞧,连猫都知道,‘人’字,该是暖的,该是软的,该是有手有脚、能跑能笑的。”

    顺天府的百姓们不知道,老槐树的树洞里,藏着多少孩子的银锁——但他们看见,那天之后,树桠间挂满了阳粉灯笼,每个灯笼下都系着半枚银锁,锁面上用白面写着“人”“安”“暖”;他们看见,小顺带着孩子们,用馒头在树干画獬豸,断角处堆着槐花,像给獬豸戴了顶“暖帽”;他们听见,老槐树在风里“哗哗”响,再也不是“鬼哭”,是孩子们唱的:“槐树白,馒头香,银锁断了光来扛,獬豸角,断就断,咱有手啊能握暖”

    当:绝密档案的重量(终章)

    卯时的证物室飘着细雪,暗格里的残绢被醒魂草汁浸得发挺,“童子”“童女”的墨痕在雪光里泛着冷意。张小帅的指尖划过绢面褶皱,那里还留着赵贪廉碎信的撕裂口,“长生不老”四字的残笔,此刻被雪光映成“长死不生”——长是恶的蔓延,死是童的劫难,不生是天理的昭昭。

    “活人炼丹长生。”老王的烟袋锅子在暗格边缘磕出冰渣,火星溅在残绢“丹”字上,竟将朱砂融成血珠,顺着“丹”的“冂”部往下淌,像极了义庄骸骨胸腔里的淡紫粉末。他忽然想起陈院判的医案:“丹道之恶,首食童精,次啖童血,终饮童魂——以为可延命,实则催命符。”烟岚混着雪粒,在暗格里聚成“魔”字:广部是丹炉的影,鬼部是权贵的贪。

    小顺抱着新抄的《护童名册》推门进来,册页间夹着的阳粉被雪打湿,在“童子”名录旁显了“懂”字——竖心旁是查案人的痛,重部是孩子的命。“张哥,”他指尖点着名册上的红圈,“城西豆腐坊的虎娃、东巷绣娘的囡囡,昨儿都被看见跟‘穿灰衣的人’说话灰衣袖口的补丁,跟黑三爷余党的‘鬼市’标记一样。”

    大牛攥着从老槐树洞新捡的银锁,锁面“长命”的“命”字缺了口,却在雪光里显了“叩”——口部是孩子的喊,卩部是查案人的膝,“叩问天理,叩查人祸。”他忽然想起小顺指节的淡茧,此刻在名册纸页上压出浅痕,竟与残绢“研磨秋石”的“磨”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56章 单元5:凶宅置业记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