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7章 单元6:东厂来抢功续
懂,原来每个贪心的举动,早被人算进了局里。

    五、尘埃落定的算筹

    当曹吉祥被拖进诏狱时,张小帅正坐在殡葬事务所的门槛上,看慈幼院的孩子追着柳絮跑。老王把算珠收进木盒,每颗珠子上的“贪”字都被磨得发亮:“头儿,曹贼供出了刘瑾和王扒皮,东厂乱成一锅粥了。”

    “乱了才好。”张小帅摸着镇魂铃的暗格,里面藏着司炉李明的密信,“等他们狗咬狗时,咱把真丹方呈给陛下——就说曹吉祥冒名顶替,私吞炼丹银,还差点害了龙体。”他忽然笑了,笑容混着柳絮,飘向远处的东厂,“陛下最恨贪心的人,尤其是敢在‘圣药’上动手脚的。”

    暮风掀起镇魂铃的铃绳,铜铃“叮铃”响了三声。张小帅望着井台边的孩子们,想起曹吉祥在直房里的嘶吼——那些被贪心驱使的人,总以为权势是万能的盾牌,却不知道,最锋利的剑,永远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里:可能是页脚的一个“算”字,可能是树胶里的一丝草腥,也可能是慈幼院孩子手里的一片柳絮。

    而在诏狱里,曹吉祥抓着铁栏杆,盯着自己红肿的指尖。伽南香的味道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铁锈味与霉味,混着远处飘来的槐花香——那是慈幼院的方向,他曾无数次从那里路过,却从未想过,自己的贪心,竟会被一群孩子的柳絮、一个小旗的算筹,逼到这步田地。

    当

    错字里的判官笔

    暮春的槐花落满慈幼院井台,张小帅的炭笔在青砖上划出细响,算筹符号与砖缝里的“李”字刻痕重叠——那是司炉李明藏丹方时留下的暗记。大牛抱着盖着东厂火漆印的账册蹲下来,封皮上的“内库”二字被朱砂圈了又圈,像极了刘瑾断案时的狠辣笔触。

    一、判官笔的癖好

    “朱笔判官”刘瑾的名号在东厂无人不知——此人断案必用朱砂笔,在卷宗上画圈批注时,笔尖起落间能把“无罪”勾成“斩立决”。张小帅盯着账册里被篡改的“戌时三刻”,故意把“戌”字多添一横写成“戍”,炭笔在“戍”字的“丶”上重重顿了顿:“他爱乱点,咱就给他画个‘点’的迷宫。”

    老王蹲在井台边筛槐花,指尖沾着的花粉混着炭粉,在石臼里堆成浅灰的山:“头儿,这‘形近字替换’的法子,当年周博士教过咱——‘白云观’改成‘白去观’,‘马福’写成‘马祸’,连起来读就是‘白去马祸’,暗指曹贼祸乱朝纲。”

    “不止。”张小帅忽然抬头,看见井台砖缝里嵌着半片龟甲,边缘的“廿三”刻痕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每隔三行留个带‘丶’‘丿’的错字,刘瑾的朱砂笔定会跟着错字走——他画圈时越用力,陷得就越深。”

    二、密文里的刀光

    子时的东厂直房烛火摇曳,刘瑾的朱砂笔“啪”地敲在“富商诈尸案”卷宗上。“白去观”三个错字被画了三重红圈,笔尖在“去”字的右上角点了个朱砂点——那本该是“云”字的折笔,此刻却像把断刃,戳在卷宗的宣纸上。

    “吴安,去查‘白去观’的道士!”刘瑾的指甲抠进“去”字的错笔,朱砂粉扑簌簌落在账册上,“再把‘马祸’的底细挖出来——敢跟妖人勾结,咱家定要剥了他的皮!”

    番子们领命而去,却没看见卷宗夹缝里掉出的柳絮——白生生的,沾着点朱砂,像朵开在错字边的花。那是张小帅特意夹进去的“标记”,每当刘瑾的朱砂笔划过错字,柳絮就会沾着粉粒飘起,落在他的官服上,成为日后对质的“证物”。

    三、迷宫里的陷阱

    三日后的城西“黑虎帮”总坛,火铳声惊飞了栖在槐树上的夜枭。番子们举着画满红圈的卷宗闯进门,却被迎面而来的烟枪杆砸破头——刘瑾错把“白去观”写成“城西观”,番子们找错了地方,撞上了黑虎帮的烟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57章 单元6:东厂来抢功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