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9章 单元6:东厂来抢功续
忽然想起半月前,王扒皮批的修缮文书把“梁木”写成“棺木”,害得慈幼院的孩子在义庄里找了三天棺材,“倒是忘了问,大人上次漏写的‘修’字三撇,如今补上了么?”

    王扒皮的笑纹僵在脸上,师爷怀里的木箱“哐当”响了声,银子滚出半锭,停在张小帅脚边。那银子边角刻着东厂的玄龟暗纹,正是曹吉祥用来打点官员的“规矩钱”。

    二、算筹缝里的银光

    “瞧您说的,本官今儿个是来赔罪的!”王扒皮搓着手,指尖的翡翠扳指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东厂那伙人不懂事,抓了您的人——这不,本官把他们送的‘经费’原封不动拿来了,就当给孩子们买些炭粉、粘纸,继续玩您那‘算筹灯笼’!”

    他冲师爷使个眼色,木箱盖“啪”地打开,白花花的银子晃得人睁不开眼。张小帅却看见,箱底压着半张残卷,边角露着“福记粮铺”的字样——正是去年王扒皮把“福”写成“祸”,害得掌柜的被东厂错抓的卷宗。

    “大人这‘安抚’的筹码,可是东厂的‘错字钱’?”张小帅捡起滚来的银锭,玄龟纹在他掌心硌出个印子,“当年‘福记’掌柜蹲诏狱时,您说‘错字难免,商人命贱’,如今怎么…银子比命贵了?”

    王扒皮的脸涨成猪肝色,师爷忽然咳嗽两声,袖口的玄龟纹抖得厉害:“张旗校明鉴,我家大人也是身不由己…东厂逼得紧,错字文书都是他们让改的!”他忽然指着窗外飘飞的柳絮,“您瞧这算筹刀闹的,如今顺天府上下,谁不知道错字要人命?”

    三、灯笼火里的旧账

    张小帅没接话,只是从供桌下抽出本泛黄的账册——那是他用三年时间攒下的“错字冤案录”,每一页都画着算筹符号,对应着王扒皮批过的错字。翻到“义学变义冢”那页,纸上还留着孩子的指印:“大人可知,去年您把‘义学’写成‘义冢’,孩子们在乱坟岗读了半个月书?坟头的野草,比他们的书声还高。”

    木箱里的银子忽然“叮铃”响了声,王扒皮猛地合上箱盖,翡翠扳指磕在箱沿上,崩掉块翠色:“陈年旧事提它作甚!本官今日来,是想跟您商量个‘大事’——”他压低声音,袖口的玄龟纹蹭到灯笼骨架,“您看这‘算筹刀’闹得东厂没了脸面,皇帝心里也明镜似的…不如咱爷俩联手,把这‘错字勘正’的差事揽下来,往后顺天府的文书,您先过目?”

    镇魂铃忽然“叮铃”作响,张小帅抬头望去,门口蹲着个小乞丐,手里举着片沾炭粉的柳絮,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王扒皮,银锭晃,错字账,箱里藏”。夜风灌进窗,把柳絮吹落在木箱上,“藏”字正好盖在玄龟纹上。

    四、柳絮落处的刀光

    “大人是想让我帮您‘勘正’错字,还是帮您藏住贪心?”张小帅抖开账册,算筹符号在灯光下连成线,像把把细刀,“您瞧这三笔账——‘义庄修缮银’少了三成,‘慈幼院米粮’短了五斗,最妙的是去年冬天,您把‘赈灾粥’写成‘赈狗粥’,害得难民们蹲在衙门吃了三天狗食…这些‘错字’,大人打算怎么‘勘正’?”

    王扒皮猛地站起身,马褂扫翻了供桌上的灯台。桐油泼在灯笼骨架上,“算”字腾地烧起来,火光照得他脸上的汗珠子发亮。师爷抱着木箱往后退,银锭从箱缝里掉出来,滚到小乞丐脚边,被孩子用竹板敲得“当当”响:“王扒皮,心发慌,算筹刀下现原形——”

    “你…你竟敢查本官!”王扒皮的手指戳向张小帅,却在看见对方手里的账册时顿住——那上面每笔错字旁,都画着东厂的玄龟纹暗记,分明是他跟曹吉祥勾结的铁证,“你到底想怎样?”

    “不想怎样。”张小帅捡起烧剩的灯笼骨架,“算筹刀不杀人,只记账——大人只需把错字文书全摆到顺天府大堂,让百姓们看看,这些年被您吃进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59章 单元6:东厂来抢功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