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9章 单元6:东厂来抢功续
子里的‘错字银’,到底喂肥了多少个‘王扒皮’。”

    五、市井风里的终章

    当

    王扒皮的变脸术

    一、殡葬所里的浆糊香

    殡葬事务所的窗棂漏进细碎的月光,张小帅的指尖沾着米白色浆糊,正往灯笼骨架上粘炭粉“算”字。木门被推开时,王扒皮的绸缎马褂带起一阵风,把案头未干的灯笼吹得晃了晃,絮毛扑簌簌落在他官服的“顺天府推官”补子上,像撒了把碎钻。

    “小帅啊,本官可算寻着您了!”王扒皮堆着笑往前凑,腰间玉牌撞在供桌上的镇魂铃,“叮铃”声里混着浆糊的淡香。他身后的师爷抱着个描金木箱,箱盖缝里漏出半锭银子,银光映着师爷袖口的玄龟纹——那是前日东厂送来的“查案经费”,此刻木箱封条上的朱红大印被撕得歪扭,像道未愈的伤口。

    张小帅擦了擦手上的浆糊,指尖的炭粉在月光下显出身形,指着孩子们手里的灯笼:“大人谬赞了,不过是市井百姓闲唠罢了。”灯笼上的“算”字被风吹得晃了晃,絮毛落在王扒皮的官服上,正巧粘在“马祸”二字的错笔处——那是他三年前替曹吉祥改的卷宗名,“祸”字的“礻”旁少了一点,变成了“马锅”,害得马夫一家蹲了半月诏狱。

    二、算筹灯下的旧痕

    王扒皮的笑纹僵在脸上,视线忍不住飘向灯笼上的“算”字——每笔划都用炭粉勾得极细,像极了张小帅刻在义庄墓碑上的算筹符号。他忽然想起昨夜东厂传来的消息:曹吉祥被罚俸闭门,皇帝亲批的“错字勘正司”正在招人,首当其冲要查的,就是顺天府历年的错字冤案。

    “小帅啊,您看这孩子们的灯笼…多精巧。”王扒皮伸手想摸,却在触到炭粉时缩回手,指尖沾了个模糊的“错”字,“本官听说,您用算筹破了东厂的错字案?了不起啊!不如…把这‘勘正’的本事,也用在顺天府的文书上?”

    他冲师爷使了个眼色,木箱“哐当”落在供桌上,银锭滚出几枚,在“算”字灯笼的影子里闪着冷光。张小帅却看见,箱底压着半页卷宗,边角的“马祸”二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注着:“王承恩改,曹吉祥批,冤狱十五人。”那字迹,正是他去年从诏狱偷抄的错字账。

    三、絮毛落处的刀光

    “大人是想让我帮您‘勘正’错字,还是帮您擦干净袖口的玄龟纹?”张小帅晃了晃镇魂铃,铜铃响惊飞了窗台上的夜鹭,“三年前‘马祸’案,您把‘祸’字少写一点,说是‘笔误’;去年‘义学变义冢’,您把‘学’写成‘冢’,说是‘眼花’——如今这银锭子,是不是也算‘手滑’掉出来的?”

    王扒皮的脸涨成猪肝色,师爷忽然咳嗽两声,袖口的玄龟纹抖得厉害:“张旗校明鉴,我家大人也是…也是身不由己!东厂逼得紧,错字都是他们让改的…”他忽然指着灯笼上的“算”字,“您瞧这字,多像把刀——砍的是错字,护的是百姓,我家大人其实早就想跟您联手了!”

    话音未落,门口的小乞丐忽然举着竹板闯进来,板面上用炭粉写着:“王扒皮,银锭晃,错字账,箱里藏!算筹刀,亮堂堂,玄龟纹里照赃银——”竹板响混着夜风,把灯笼上的絮毛吹得乱飞,有几片落在木箱的银锭上,“赃”字炭画正好盖在玄龟纹的眼睛处。

    四、浆糊盆里的真相

    张小帅没接话,只是从供桌下搬出个布包,里面掉出叠泛黄的文书——每一张都画着算筹符号,对应着王扒皮批过的错字。翻到“马祸案”那页,纸上还留着马夫妻子的血指印:“大人可知,那十五个马夫被东厂用夹棍打断腿时,喊的不是疼,是‘错字害命’?”

    木箱里的银锭忽然“叮铃”响了声,王扒皮猛地合上箱盖,玉牌撞在箱沿上崩掉块金边:“你…你想怎样?”他盯着张小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59章 单元6:东厂来抢功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