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需要一个核心。一个能承载无数绝望意识、作为痛苦共鸣源头的介质。他想到了那本小册子。他需要的不是纸张,是那些遗言背后所凝结的、最纯粹的痛苦意志。他将那本发黄的小册子,连同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收集来的、跨越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数百份真实遗书原件,投入一个特制的、利用地热和特定磁场驱动的熔炉。

    没有火焰。只有一种高频的、几乎超越人耳极限的振荡。纸张在无形的力量作用下,分子结构被彻底打碎、重组。那些承载着绝望的文字本身,连同书写时倾注的极端情绪所留下的微弱生物场印记,在特定的能量场中被强行剥离、提纯。最终,熔炉冷却后,留下的不是灰烬,而是一种奇特的、介于物质与能量之间的、泛着微弱冷光的灰白色粉末。它极其微小,却蕴含着一种令人灵魂战栗的冰冷和绝望感。

    这就是种。承载着无数终结意志的种子。

    它需要载体,需要引爆,需要将那份看见的痛苦瞬间传递到每一个存在的意识深处。他看见了全球地质结构的薄弱点,选择了撒哈拉沙漠深处一个古老的、地质活动相对沉寂的盆地作为最终的地点。在那里,他利用废弃的地下设施,组装起庞大的能量阵列和物质分解场发生器。那撮灰白色的粉末,被小心翼翼地嵌入核心反应腔。

    整个装置,如同一个巨大的、指向存在本身的倒计时炸弹。

    在装置最终调试完成前的几个月,一个沉寂已久的、匿名的、以探讨存在主义哲学和虚无主义著称的暗网论坛里,一个名为观察者X的ID开始频繁活动。

    帖子内容晦涩而冰冷,带着一种俯瞰众生的疏离感。他谈论熵增定律的不可逆性,谈论宇宙热寂的必然结局,谈论人类文明所有意义构建的根基如何在时间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他剖析痛苦的本质,指出它并非源于具体的不幸,而是源于存在本身这一原罪。语言精准,逻辑严密,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一层层剥开生命华丽的表皮,露出底下蠕动的、无可逃避的虚无内核。

    起初,回应者寥寥,夹杂着嘲讽和不解。

    又一个看破红尘的键盘哲学家

    说得很好,但明天还得上班交房租。

    痛苦是成长的养分,朋友,你需要的是心理医生,不是哲学。

    陈默,或者说观察者X,对此毫不在意。他只是在播种。将看见的真相,以最理性的方式,投掷到这片由无知构筑的黑暗丛林里。渐渐地,一些回应开始变了调子。那些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喘不过气的人,那些被疾病折磨得形销骨立的人,那些在精神迷宫中彻底迷失方向的人……他们从这些冰冷的文字里,意外地找到了一种残酷的共鸣。

    是的……一切终归尘土,所有的挣扎都是徒劳……

    有时候看着窗外的阳光,却感觉比最深的夜还冷。你说出了那种感觉。

    存在的意义如果终点都是虚无,那过程本身难道不就是最大的荒谬

    一个隐秘的、由绝望者组成的圈子,围绕着观察者X的帖子悄然形成。他们像在寒夜里发现同类的受伤野兽,隔着冰冷的网络互相舔舐着伤口,分享着各自的痛苦和虚无。陈默在屏幕后面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这些汇聚而来的痛苦、迷茫和绝望,成了他共鸣之种最好的养料和预演。他需要他们,需要他们的看见,哪怕只是模糊地瞥见一丝阴影。

    当装置最终完成,启动进入不可逆的倒计时阶段时,观察者X在那个论坛里发布了最后一条置顶帖。没有冗长的哲学论述,只有一句话,像一句冰冷的神谕:

    >痛苦不该独享。死亡的平等,是宇宙唯一真实的慈悲。倒计时:72小时。坐标已附。见证,或者湮灭。选择权在你们。

    帖子里附带了一个精确的地理坐标——撒哈拉深处,他所在的位置。还有一个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毁灭者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简介 >毁灭者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