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沉睡在星核里的神
>人类舰队抵达新星系时,发现所有行星地表都覆盖着巨型几何建筑。
>科学家们激动地宣布发现了高等文明遗迹。
>唯有文明接触专家凯尔发现异常:这些遗迹在吸收恒星能量。
>他破译出建筑群发出的警告脉冲:沉睡者勿扰。
>当殖民基地钻探地壳时,沉睡的远古意识被惊醒。
>行星地表几何体开始重组,恒星光芒诡异地扭曲——
>凯尔意识到,人类唤醒的不是遗迹,而是囚禁着宇宙级灾难的牢笼。
---
冰冷的探针回收舱里,凯尔·沃森靠坐在工作台前,指关节抵着隐隐作痛的太阳穴。眼前悬浮的光屏上,一行行数据流瀑布般倾泻而下,冷酷地描述着探路者号深空探测阵列在宁静海星系外围的发现。一行加粗的标题刺眼地悬在数据流上方:《晨曦III行星:高等文明遗迹的惊人发现!初步评估指数:A+(高度活跃、高度复杂)》。
高度活跃哈。凯尔喉间滚出一声短促的嗤笑,带着浓重的疲惫和一丝挥之不去的焦虑。他端起手边早已凉透的合成咖啡,杯沿残留着苦涩的褐色印记。光屏幽蓝的光芒映着他眼下的阴影,像两片淤青。
手指划过光屏,调出晨曦III行星地表的最新遥感图。图像清晰得令人窒息:巨大、完美的几何体覆盖了整片大陆。棱角分明的金字塔群在赤道平原上投下锐利如刀的阴影;连绵的环状结构如同巨神遗落的手镯,镶嵌在深蓝色的海洋边缘;螺旋上升的锥体刺破稀薄的大气层,顶端闪烁着一种非自然的、金属质感的冷光。所有结构都呈现出一种超越人类想象极限的精密和规整,冰冷,无机质,散发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宏伟与……死寂。
死寂……凯尔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工作台冰冷的合金表面。这就是问题所在。报告里充斥着惊人、史无前例、划时代之类的溢美之词,却唯独缺少了描述生命活动最关键的指标——热信号、电磁波谱特征、能量流动模式……什么都没有。这些宏伟的建筑,在人类最灵敏的探测器下,安静得像宇宙背景辐射本身。它们就在那里,庞大得如同行星的胎记,却又空无一物。这种绝对的静默,本身就是最大的异常。
他调出晨曦III行星的长期能量监测曲线。代表恒星能量输入的曲线是一条稳定平滑的波峰波谷。代表行星表面反射和辐射的曲线也近乎完美地与之对应。一切看起来都如此和谐。但凯尔的目光死死锁住了那条代表行星自身能量吸收的次级曲线。它是一条极其微弱、却异常顽固的基线,紧贴着输入曲线的波谷,如同一个永不满足的幽灵,贪婪地吮吸着每一缕多余的光热。
吸收……不是利用,是纯粹的、单向的吸收。凯尔低语。这种模式,违背了所有已知文明遗迹的能量逻辑。遗迹应该是载体,是工具,是桥梁,无论其目的为何,能量流应当是有迹可循的输入、转化、输出。而眼前这个庞然大物,它更像是一个……黑洞一个只进不出的能量深渊一个冰冷的、巨大的、覆盖了整个行星的……蓄电池或者,某种更令人不安的东西
他猛地灌了一大口冰冷的咖啡,苦涩的味道直冲头顶,试图驱散那越来越浓重的不安。手指快速操作,调出一个被项目组其他人嗤之以鼻、甚至标记为数据噪音的次级波段分析报告。那是探路者阵列在进入星系引力场边缘时捕捉到的一组极低频、极微弱的周期性脉冲信号。它混杂在恒星的背景辐射里,微弱得如同宇宙的叹息。项目组的首席科学家罗杰斯博士在简报会上直接将其归因于深空粒子流干扰。
凯尔不信。他耗费了无数个日夜,动用了所有权限内能调用的算力,甚至偷偷调用了他私藏的一段用于解析先驱者舰队最后混乱信号的破译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