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章 传道授业
    伴随着抢收工作的结束,魏策如期的展开了自己的丰收祭。

    有了共同劳作的经历,农夫们对于魏策这个新坞主的接受程度也高了很多。

    所有农夫们都沉浸在这场欢快的宴会当中。

    在以往过年的时候,他们的桌子上摆着的都不会如此之丰盛。

    隋朝建国以后,民间百戏一直很兴盛,每年正月十五,大城市和小镇上常有百戏演出。

    魏策顶着王家的招牌,花大价钱从城里请了百戏艺人给他们表演节目。

    平日里只给王家父子表演的歌姬也被魏策派了出来,让宴会的氛围更加浓郁。

    当宴会接近尾声,魏策出现在舞台之上。

    “坞主仁德!”

    刚一出现,欢呼的声音便此起彼伏的响起,尤其是那些之前还在逃难的流民,甚至留下来了激动眼泪。

    魏策也在一片激动的氛围之中,对着众人宣布到。

    “从即日起,我会在坞堡之内建立一所书院,所有六岁以上到十四岁以下的孩子,不论男女都可以送来上学读书!”

    孩子是根本,越小的孩子世界观越容易被塑造,魏策很清楚想要做大做强,就一定需要一批自己的班底。

    而自己培养出来的,才是最值得信任的。

    这些少年才会是他未来最大的本钱,等将来地盘大了,他就要亲自开办军校,亲自担任校长,培养一批批军官种子、储备干部。

    建立政权是需要大量地方官员的,否则注定发展不起来。

    而世家大族垄断了教育,在这个时代,没有世家大族之外的人才群体,你就只能依靠他们,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魏策的话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直接让在场的欢呼陷入了死寂之中,所有人的脑子完全被这颗重磅炸弹所炸懵了。

    隋朝推广科举制,读书当官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也是他们唯一的向上通道,但是读书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很多农夫完全挣扎在温饱线上,根本连送孩子上学的资格都没有。

    尤其是王家坞堡的那些家仆,他们的孩子最好的命运是被选为给少爷当书童,这样才有一点可能学会些什么。

    可即便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也都知道能够读书上学代表着什么。

    短暂的沉默之后,是更加震天的欢呼。

    “坞主,我们敬爱你!”

    “坞主,我们敬爱你!”

    “坞主,我们誓死追随你!”

    魏策抬了抬手,让激动难耐的农夫们逐渐安静了下来。

    “从明天开始,我还会让人在坞堡内传授工匠手艺,十四岁到十八岁的少年都可以参与。”

    “所有费用全部免费,不需要花一分钱。”

    说罢魏策离开,只留下激动万分的众人。

    虽然比不上读书,但是学手艺也是一门生财之路。

    在这个年代,有一门手艺就意味着大概率不会饿死,工匠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有用的。

    第二天,整个寨子内和坞堡内所有适龄的孩子就都被送到了魏策的学堂之内。

    对于他们来说,就算是什么都学不成,光是管吃管住对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了。

    第一批孩子并不多,一百多户加起来适龄的也只有五十几个,可谓是少得可怜。

    但对于魏策来说刚好合适,相较于工匠授艺那边有好几个老师,教书这边可就只有他一个。

    好在魏策总算是将纸给鼓捣出来了,否则没有纸,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教。

    造纸,四大发明里科技含量最低,但是确实最重要的一项。

    当初在太平寨的时候,魏策就让人开始鼓捣造纸。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神话版隋唐简介 >神话版隋唐目录 > 第13章 传道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