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白给’的贡献
对于牛根生来说,只是一天时间的消耗。
真正细算起来,还不到一天。
但是对于周围的其他人来说,却已经是连续奋战了六天时间!
牛根生所进行的工作,换现场任何一个钳工来,都只会比表现出四级钳工实力的牛根生更好!
因为现场就没有六级以下的钳工。
但这些人依旧是非常感激牛根生。
因为正是他的出现,才促使两位分别来自于东德和苏联的顶级专家拿出了一款对于当前国内有大用处的小马力单缸柴油机制造图纸!
此时的国家可不像后世,牛人众多,工程师无数。
任何一种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物品发明,都是无比重要的。
更关键的是在这等物品的制造过程里,锻炼了自己的队伍,为以后同类物品或者更好物品的出现打下基础。
完成了自己工作的牛根生依旧没有离开,而是一边观看零部件最后的组装,一边吃着重新加热的饭食。
封缸、灌入润滑油,水箱里加上清水,下一幕便是让牛根生熟悉的场景。
用手柄将机器给摇起来。
前一世的牛根生属于八零后。
小时候还见过甚至是摇过这种柴油机的手柄。
一个不小心会挨打,被那摇柄打一下,那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此时此刻,牛根生的透视技能已经展开。
他仔细的看着这台钢铁机器的内部各个零部件之间随着摇柄转动而转动起来。
单缸柴油机最核心的部件是油气燃烧室、活塞、密封环、曲柄之类。
这些部分的加工要求极高。
稍微差一丝,那所带来的差距就是巨大的。
好在为了这台机器的创造,国家派遣专业技能极度过硬的各行业精英人才,便是八级工,这里都好几个!
随着熟悉的突突突声音传来。
那柴油机的启动一次完成!
这也得益于里面这一座单缸柴油机的构造本来就是在成熟基础上延伸出来。
很多部件都是沿用了苏联柴油机成熟样式。
而国内加工这些零件的都是各行业最顶尖的人才。
四级钳工的牛根生站在这里,就是一个小喽啰。
要不是两位专家的垂青,他根本连见证这台机器诞生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还专门给他几个零件让他加工了!
黑烟不断从机器的排烟口冲出。
是让牛根生熟悉的柴油机烟味。
从这些熟悉的味道里,围观的人大体上能够确认,这台机器成了!
剩下的就是验证马力、热效率、耐用性之类。
那需要更加长期的进行验证。
欢呼声响起。
这一刻不管是老毛子还是东德人、国内工程师、技术工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之色。
牛根生更为激动。
别看这只是一台小马力单缸柴油机,可是此物一旦普及开来,对于国内的意义是巨大的。
这个时候的国家还是一穷二白状态,严重的依托农业为国家兜底。
但传统为主的农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是巨大的,且有季节性。
这种小柴油机别的不说,做成手扶拖拉机动力核心、抽水泵动力源、脱粒机动力核心还是可以的!
尤其是牛根生特别的清楚,未来,大约是数年之后,国内会遭遇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
若是这种机器能够普及,相应的各色农具能够发挥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将会是难以想象的!
那将会挽救千千万万条性命!
“尊敬的尼古拉·阿基莫夫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