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白给’的贡献
埃里希·霍夫曼同志,作为这款柴油机的工程师,不如给它起一个名字?”
中方这边的行政领导也十分激动。
一款全新的小型柴油机的问世意义太大了。
这不是我国第一台自己生产的柴油机。
沪上那边也有一款,但那一款体型更大,热效率不太高,关键是一些核心零部件需要进口!
眼前的这一台,虽然设计图上就明确了,也是一台8-12马力的小型柴油机,但所有零部件都能自主生产啊!
国人向来有一种执念,无论什么东西,只有完全自产,那才能放心。
牛根生回忆老人往后那七十年经历,再加上后世属于自己的记忆,貌似真的是这样!
或许是故老相传的经验之谈,也可能是环境逼迫。
反正中国人绝不能给人家卡脖子!
正这样想着,突然间牛根生听到了有人在叫自己。
“专家同志叫我?”
“牛,这台机器严格的说是因为你的出现让我们让我们产生出一些想法才诞生。
不如你给它取一个名字?”
苏联专家同志非常热心的说道。
“这可使不得!您两位才是这一台机器的设计师,理应由两位专家同志给机器取名字才好。”
牛根生被吓了一跳。
这种涉及到两国之间关系的事情,岂是他一个小小的四级钳工能够涉及的?
“不!应该由你来起一个名字,看这里,知道是什么吗?这是我的老伙计……伊万·谢尔盖耶维奇·科瓦廖夫的手稿!
他可是一位资深八级钳工,数十年的经验总结,你想要吗?”
这一刻的尼古拉·阿基莫夫就像是一个拿着糖果引诱小姑娘的坏叔叔。
牛根生疑惑,对方对自己好像是有些太好了?
他图什么呢?
被称呼为伊万·谢尔盖耶维奇·科瓦廖夫的八级钳工显然就是那位主要负责装配柴油机的苏联老人。
大胡子满脸,也看不出具体的年岁。
牛根生在疑惑的功夫,周围那些国内的工程师和钳工、铸造工、车工、铣工、热处理工、磨工等等人员却是满眼热切的看着苏联专家手里头的厚厚一大摞稿纸。
“想要!那我就厚颜取一个名字。
这是我们社会主义阵营间的一次亲密合作,体现了无产阶级劳动者之间的友谊。
不如就叫做友谊一号好了!”
牛根生也被那一大摞稿纸给吸引了。
他说话的同时,就已经忍不住的上前,想要看看一位苏联顶级钳工和国内八级钳工到底有什么不同。
那种渴求的样子不是伪装。
至于说对方有什么目的,先把好处给拿了再说。
“我有一个漂亮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