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生路在何方
省高官坐镇,又有淮水和涣水阻隔,安丰路内部也不稳,越境出兵的可能性极低。

    而宿州元军围城之前都没有跑,明知敌人围三阙一预留的生路实为死局,再放弃城池逃跑,便是将后背交给的敌人肆意追砍的蠢货。

    就算城破之后,有少量守军仓惶出逃赌一线生机,其战斗力也会锐减。

    因而,石山的任务危险性并不大,甚至颇为清闲,但这并不是彭、赵二人对石山部的特殊关照,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很明显,私下勾心斗角是一回事,真关关系到杀敌破城的硬仗,彭二郎和赵均用都信不过中看不中用的“红心营”,抑或不愿其分摊功劳和战利品。

    如此一来,石山倒是不用承担蚁附攻城耗损本部实力的风险,但也失去了近距离观摩攻防战的宝贵机会。

    宿州城不是什么防守严密的重城,徐州红巾军也不是啥善打硬仗的强军,短时间内没可能攻破这座城池。

    闲着也是闲着,石山便在涣水北岸开展设伏、阻截战术训练,同时把斥候撒出去,打探周边敌情,并实地勘正地图错漏。

    无论古今,但凡有抱负的统兵者,都不会忽略天文地理等信息。

    石山知道徐淮一带地理,但时间回溯数百年,足以让桑田变回沧海。

    比如由开封改道,经徐州向东南奔腾而去的黄河,便让习惯了后世“几”字型黄河的石山非常陌生。

    再比如他知道宿州以南,安丰路有座城池叫濠州,后来“发生的历史”证明夺之可成就一番事业。

    可由宿州到濠州,全程两百余里(实际行军路程),而从楮兰站赤起算,还要再加一百多里,途中需要涉渡三条大河(包括淮河)。

    问题是如何说服麾下将士放弃故土,随自己这个外人抛弃家小,到数百里路外去搏未知的命运?

    石山耗费精力搜集周边地理信息,除了行军打仗必备,便是期望借此找到一条脱离徐州的可行道路。

    这并不是“向北走”还是“向南走”的简单问题。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困英雄。

    就算没有穿越者的乱入,天下形势也会在急剧动荡中不断变化,从来都没有必定可以走通的“成功之路”。

    若是自身没有过硬的手段和本钱,就算知道天下大势和历史细节,在这种急剧变化的大势面前也无能为力。

    芝麻李等人起事后,元廷虽然陷于围剿刘福通的军事行动,一直没有抽调大军反扑徐州,可各地守军也不是摆设。

    石山若是只带李武一人,自然是天下之大哪里都能去得。

    但想带着部队和人数更多的老弱,强行冲破敌我双方层层阻扰,前往暂时并不存在都“敌后”开创基业,就不能小觑天下英雄。

    不过,急剧变化的局势也不会为某人停下脚步,在天下棋局中,暂时连棋子都算不上的石山肯定是等不到水到渠成的那一天了。

    “红心营”驻守涣水北岸的第九天,历经血战的红巾军终于攻入宿州城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扫元简介 >扫元目录 > 第四十一章 生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