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审大户宣泄民怨
    十月十二日,虹县县衙重开,城中耆老受邀,与石千户一同清理刑狱,梁范黄杨等大户家主均受邀观审。

    正所谓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众大户其实知道贼酋大张旗鼓清理刑狱所图为何——县主簿方仲文昨日就已暗中传信,言贼酋断案本为钱粮,劝各家破财免灾。

    但善财难舍,贼军破城已三日,各家仍在观望。

    既然贼酋颁布了安民告示,妄图以假仁假义邀买人心,就可欺之以方。

    自家钱财再多,那也是祖祖辈辈辛苦攒下的,即便慑于贼人淫威不得不出血,也没有贼人尚未动手,就主动送上钱财的道理。

    只是,哪怕暗地里结成了攻守同盟,众大户仍有些忐忑。

    原因是安民告示发布后,有十几个贱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配合贼军清理城中污秽,下午竟然真结算到了钱粮。

    底层百姓疏懒好吃,家无余财,一日不劳则一日不得食,比起忠君报国,这些无知贱民更在意明天会不会饿肚子。

    消息传开后,城中百姓纷纷走出家门,为贼军出工出力挣钱粮,连带着想要暗中散布泗州已经出兵的流言,很难形成规模。

    贱民不知忠孝,可不在乎官军、贼军,谁给他们解决自己生计就跟谁跑。

    离谱的是今日竟有贱民不上工,自发前来观看贼酋断案。

    此时民间少有娱乐,以往县衙每次断案,也会引来一些无赖子旁观。

    但以前旁观者最多不过十余人,再多就会被衙役驱赶。

    今日尚未开审,前来的贱民就达到百余人,后面还陆续有人赶到。

    更离谱的是贼酋不但没派人驱赶,反以县衙狭窄挤不下这么多人观审为由,将判案现场改在了大街上。

    梁氏家主梁祖祐跟在石山身后,才走出县衙,就感到不妙:街上不知何时站满了贼军士兵,严阵以待挡住人群,并控制各个路口。

    梁祖祐迅速平复心情,贼酋有意邀买人心,当不至于丧心病狂屠戮所有大户。

    但不怕外来的贼人威逼,就怕城中之人有异心。

    前来观审的贱民虽然熙熙攘攘,却隐隐分成几队,暗中似乎有人在组织,人群后方邓顺兴身影一闪而过,更是让梁祖祐心底咯噔一下。

    梁氏曾夺邓氏祖产,两家有隙,由不得梁祖祐不关注。

    破城当日,贼酋就前往邓顺兴家中,不知道商议了啥,只是邓氏子狡猾异常,竟不露半点风声,焉知今日不会针对梁氏?

    梁祖祐尚未理清头绪,就听铜锣三响,会审正式开始。

    第一个案子为奸杀。

    此案冤判证据确凿,石山三言两语就已断明,蒙冤者被当场释放,屈断案子的曹世贤已亡,真凶及诬告陷害者下狱,只待次日午时与林赤忽都等人一同受刑。

    之前按劳酬粮取信,今日又为民平冤施义。

    百姓或许愚昧,却也知是非,在有心人的带领下,纷纷高呼“青天”。

    梁祖祐跟范氏家主范时勉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暗道今日怕是真要破财才能免灾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众大户心里再难受,也只能跟着百姓附和“石青天”。

    第二个案子为谋财害命。

    案情为豪奴强占民田致人投缳自尽,苦主才出场,梁氏家主梁祖祐就直冒冷汗,因为做下此案的正是其家奴梁安。

    好在石山只依事实依据断案,真凶梁安虽被判斩首,却未因此牵连梁氏。

    梁祖祐躲过一劫,不敢再耽搁,当即站了出来,主动认下治家不严之责,愿出百贯钱抚恤苦主,又承诺出粮四百石,以资城池修缮之用。

    其余大户也纷纷慷慨劳军,或出粮两百石,或献布百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扫元简介 >扫元目录 > 第七十六章 审大户宣泄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