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造风
    “从市场补贴和融资节奏看,整个时间表分三段。”

    头脑风暴讨论,有不同意见是好事,矛盾中出现推进。

    酒店套房客厅,谢可逸左手臂架着笔记本电脑,右手持水性笔在可移动白板上写数据。

    方知非和郑盛方两人合用一台笔记本同步记录,老程用手机九宫格打字飞快,宿桦铅笔配a4纸,纸上印着酒店logo……

    首阶段两个月,快影平台端在前15天内上线直播间购物车,前30天内完成技术优化。

    “技术上实现不了。”老程面无表情。

    宿桦沉声道:“复用现有娱乐直播技术,支付功能外接微信,跟云服务商合作处理用户下单峰值……”

    “电商是不是要有物流动态管理?售后功能,划分独立的电商流量池,包括第三方商家入驻功能,从产品立项到上线,最起码三个月。”老程扳着手指强调。

    宿桦不置可否,略作思索在纸上写下数字——四十天?

    他按照关键技术落地,跑通直播电商功能规划,老程则计算完整产品开发的流程时间。

    抽调百人团队同步开发,算上外包团队,加班赶工四十天足够了,上下浮动五天之内。

    谢可逸不纠结,默契略过产品部分,进入下一环节:“主播和供应链端,在首阶段第15天,开始直播配合平台端测试功能,用户转化率。”

    “主播这边直播节奏得控制,观众最开始要有适应期,我估计每周最多一两场直播,多了会掉粉。”郑盛方发挥专业判断。

    谢可逸抬了抬手中水性笔:“具体看你们团队执行,跟市场补贴协同。”

    “测试用户转化率,选品便宜的日用百货,容易拉新。”郑盛方提出建议。

    谢可逸点点头:“首阶段第三十天,进入用户冷启动阶段,仿照电商平台拉新活动,打补贴,首阶段结束达成50万用户,5000万交易额。”

    方知非操作电脑调出他做的财务模型,看到上面标注的相应数据不由会心一笑:某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10—15元区间……

    就是拼夕夕,利用微信巨额流量砍一刀,社交裂变下沉市场。

    获客成本低的令人发指,不到传统电商的20!

    虽然这个数据一看便知姓甚名谁,但清湖投资了拼夕夕,谢可逸没办法直接写名字,用某电商平台描述形容,合规监管常规操作。

    快影同为下沉市场流量,考虑到电商直播新颖性,用户消费习惯等因素,财务模型跑出来的获客成本是30元左右。

    当然,只是流量、补贴,客户端的直接成本。

    其他还有供应商款项,技术开发、主播薪酬……

    “5000万,第一阶段的支出成本。”

    谢可逸擦干净白板,在最上端写估值:“首阶段用户数据,根据目前市场给网红电商的常见估值,2个亿没问题吧?”

    “高了,淘系那边的直播电商公司估值,只有2—3倍。”方知非明确指出对标。

    谢可逸摇头:“你说的那家公司我知道,他家是纯直播电商,我们这边有百万粉丝的网红。”

    “微博百万粉丝网红广告商单报价,不如女性时尚社区30万粉丝的网红。”方知非拐八百个弯。

    她是小红薯的天使轮投资人,没法说名……

    快影拥有令人羡慕的廉价下沉市场流量,反之,用户个体对比其他平台不值钱。

    小红薯的集美们就很顶,由此更能证明抖音那套算法的强力,堪称绝世屠龙刀。

    谈及此处,老程明显想说点什么,宿桦朝他无奈笑笑,前者勉强偃旗息鼓。

    “ok,那我们按照3倍计算估值好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风投:我能预知未来简介 >风投:我能预知未来目录 > 第二十三章 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