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6章 吴班篇——蜀汉孤灯
面前杯水车薪。呻吟声、咳嗽声,在湿漉漉的密林中显得格外凄凉。

    “将军!前哨来报,发现蛮兵踪迹!就在前方山谷隘口处设卡,看旗号是孟获手下洞主!”斥候队长浑身泥水,气喘吁吁地奔来报告,脸上带着急迫。

    “多少人?装备如何?地势怎样?”我立刻追问,心弦绷紧。丞相“勿轻启战端”的叮嘱言犹在耳,但道路必须打通。

    “隘口狭窄,仅容两马并行。蛮兵约四五百,据险而守,多持藤牌弯刀,少数有弓弩。他们砍伐巨木,堆在路中,又泼了油脂,看来是想死守!”

    死守?我眉头紧锁。强攻这种地形,对方占据地利,又有火障,我军兵力优势无法展开,伤亡必然惨重。雨还在下,敲打着树叶,发出单调而压抑的声响。我看着眼前疲惫不堪、被瘴疠折磨的士兵,又望向山谷方向升起的几缕烟柱,那是蛮兵点燃的篝火。

    不能硬拼。丞相的嘱托在脑中回响。

    “传令!”我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前锋营就地警戒,弓弩手占据两侧高地,压制隘口,但只射住阵脚,不得冒进!其余各部,随我——绕道!”

    “绕道?”斥候队长一愣,“将军,此地山势险峻,密林丛生,并无现成道路可绕啊!”

    “没有路,就砍出一条路来!”我的声音斩钉截铁,“选三百健卒,带足斧斤绳索,随我攀越左侧山脊!此地山势虽陡,但林木茂密,正可遮蔽行踪。我们翻过去,绕到他们屁股后面!剩下的人,在此虚张声势,多备锣鼓,佯作强攻姿态,吸引蛮兵注意!”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疲惫的士兵眼中重新燃起一丝亮光。我们甩掉不必要的辎重,只带武器和砍伐工具,如同壁虎般,在湿滑陡峭、荆棘密布的山脊上攀爬。粗粝的藤蔓划破手臂,尖锐的岩石磕碰着膝盖,每一步都险象环生。雨水冲刷着山体,脚下的泥土不断松动滑落。我们互相扶持,用绳索牵引,用身体为同伴开辟落脚点,沉默地在绝壁与密林间开辟一条生路。

    不知攀爬了多久,汗水、雨水和血水混合在一起,模糊了视线。终于,我们成功翻越了山脊,悄无声息地摸到了蛮兵营寨的后方。居高临下望去,隘口处蛮兵的身影清晰可见,他们正紧张地注视着前方隘口下蜀军佯攻部队制造的烟尘和喧天的锣鼓声,浑然不觉死神已从背后悄然降临。

    “杀!”我抽出佩刀,刀锋在阴郁的雨幕中划过一道寒光!

    三百勇士如同猛虎下山,从蛮兵背后高处的密林中狂吼着扑出!箭矢如雨点般率先倾泻而下,随即是雪亮的刀锋!蛮兵猝不及防,瞬间大乱。前方的蛮兵被佯攻部队吸引,后队则被我们冲得七零八落。腹背受敌,斗志顷刻瓦解。那个洞主模样的蛮将还想组织抵抗,被我身旁一名悍勇的什长一箭射中肩膀,惨叫着被亲兵拖走。剩余的蛮兵见主将受伤,更是无心恋战,丢下武器,哭喊着四散逃入山林。

    战斗结束得很快。隘口的火障被扑灭,道路重新打通。我站在被雨水冲刷干净的隘口,看着士兵们清理战场,收殓阵亡同袍的遗体。雨势渐小,但天空依旧阴沉。这一仗,我们赢了,以最小的代价打通了进军的关键通道,也初步震慑了那些观望的蛮部。然而,看着士兵们疲惫却强撑着的身影,听着远处山林中隐约传来的蛮兵溃散的哭喊,我心中并无多少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沉甸甸的疲惫和对丞相那句“攻心为上”更深的理解。南中的征途,漫长而湿滑,刚刚开始。

    建兴六年春,祁山深处。丞相北伐的军令,如同久旱后的惊雷,在蜀中大地激荡。我时任讨寇将军,所部兵马被赋予了一项紧要而艰巨的任务——押运一批至关重要的粮秣军械,自汉中出发,经褒斜古道,务必于大军主力围攻祁山要塞之前,安全送达前军大营。

    山路崎岖,蜿蜒于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枭雄独白简介 >三国:枭雄独白目录 > 第136章 吴班篇——蜀汉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