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邓芝篇——舌安吴蜀
不去。多年的劳顿、忧思,加上岁月无情的侵蚀,我的身体早已如同这季风中的残烛,摇摇欲灭。病榻之上,昏沉与清醒交替。清醒时,一生的画面便如走马灯般在眼前流转:襄阳城下的流离,成都府衙堆积如山的文牍,丞相那洞彻人心的锐利目光,白帝城叩首流血染红的地砖,东吴大殿上凛冽的刀斧寒光和孙权掷杯大笑的激赏,五丈原栈道上随风飘散的蜀锦与灰烬,还有汉中道上那一片片荒芜的田畴与百姓麻木绝望的眼神……
这纷乱而漫长的一生啊。
侍者将熬好的药轻轻放在榻边矮几上。我微微摆手,示意他退下。目光落在枕畔一个打开的锦盒上。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玉佩,温润通透,即使在室内昏暗的光线下,也流转着内敛而莹润的光泽。这是当年出使东吴功成,临别之际,孙权亲手所赠。他曾拍着我的肩膀说:“伯苗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有古国士之风。此佩伴孤多年,今赠予国士,见佩如见故人。”
我伸出枯瘦颤抖的手,极其缓慢、极其珍重地将那枚玉佩拿起。冰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随即被体温捂暖。指腹缓缓摩挲着玉佩光滑微凉的表面,感受着上面精细的纹路。这小小的方寸之物,承载着那段于刀锋上行走、以三寸之舌挽回危局的惊心动魄。
“呵……”
一丝微弱的气息从干裂的唇间逸出,带着尘埃落定般的释然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满足。烛火在帐幔的阴影里跳动,映照着我浑浊的眼中最后一点微光。
“三寸舌……竟胜十万兵……”
声音轻若蚊蚋,消散在浓重的药味与冬夜的寒气里。握着玉佩的手,终是缓缓垂落。那莹润的玉光,在渐渐黯淡下去的视线中,仿佛化作了长江的波涛、东吴殿上的烛火、五丈原的秋风……最终,归于一片温暖的宁静。
此生……于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