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当我在2024年那个蝉鸣聒噪的午后,步履沉重地走出英语高考考场,抬头望向被烈日炙烤得有些发白的天空,一种强烈的感觉攫住了我——我的青春,似乎就在那一刻,随着最后一道答题卡的收卷铃声,仓促地画上了句点。毕竟,能让人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青春脉搏剧烈跳动的,似乎只有那被试卷、梦想和汗水填满的高中生活了。我以为这趟列车终于到站,我可以挥手告别,奔赴下一段未知的旅程。
但命运这趟车,似乎总爱在我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来个急转弯。
我是真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我竟然会重新坐在了这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室里,成为了一名高四生。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空气中弥漫的油墨和粉笔灰的味道,还有身边那些或熟悉或新生的面孔,都在无声地提醒着我:青春,又被强行续费了一年。
高考前夜,晚自习的灯光显得有些刺眼,空气里凝滞着一种混合了焦虑与期待的沉重。我放下手中翻得卷边的语文背诵资料,深深叹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积压的紧张都呼出去。目光投向邻桌的肘击君,他正皱着眉头,嘴唇无声地翕动着,显然也在和拗口的古文搏斗。
明天就要高考了,我声音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沙哑,说实话,有点紧张了。
肘击君闻言,缓缓放下了那本快被盯穿的语文书,脸上也浮现出相似的凝重。唉,谁说不是呢,他揉了揉眉心,今年第一次新高考,也不知道题难不难。心里真没底。
不管难不难,我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不想再来一年了。这滋味,尝一次就够了。
emmm,肘击君沉吟了一下,眼神里带着点不确定的倔强,我要是没考太好的话……应该还是得再来一年。
NB。我由衷地感叹了一句他的决心。这声NB里,既有佩服,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谁又想走这条回头路呢
不说了,他重新拿起书,明天考语文,生死存亡,还是把古文再看看吧,能捞一分是一分。
我点点头,也重新投入眼前的文字海洋。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在教室先把这些之乎者也和诗词歌赋再地毯式扫荡一遍,回寝室再把那些背得滚瓜烂熟的名人名言过一遍,明早进考场前最后突击一遍,应该……差不多了吧至少求个心安。
于是,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低低的诵读声,汇成一种奇特的背景音: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正沉浸在师道尊严的氛围里,一个作文本突然被递到我眼前。那熟悉的封面——正是那个被反复修改、批注密密麻麻、折磨了我三个多月的作文本!
欸,寒菊君,
递本子过来的同学带着点好奇,你最后这篇‘呕心沥血’之作,拿了多少分
我翻开本子,直接看向分数栏:49分,还行吧。
心里其实松了口气,总算没白折腾。
肘击君立刻凑过来:欸,我看看后面的评语呢老师金句往往在最后。
我刚翻到评语页——
噗!笑死我了,寒菊君!
肘击君指着其中一行,笑得肩膀直抖,‘注意标点,特别是引号的使用!’哈哈哈哈,老师这怨念颇深啊!
肘击君,
我立刻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