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穿透锈蚀外壳看到其核心的专注力。他朝我微微颔首,用流利的法语说:麻烦您了,苏小姐。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沙哑。

    勒庞先生简单交代几句便离开了。工作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人,空气似乎变得更加稀薄。我定了定神,开始向他解释箭簇的结构、可能的材质、锈蚀的程度,以及初步的清理方案。镊子夹起箭簇,在强光灯下小心地转动角度。他靠得很近,我能闻到他大衣上残留的、混杂着硝烟、尘土和某种凛冽松针的气息。那是一种属于危险地带的味道。

    它最后…射中了谁他忽然问,目光没有离开那枚箭簇,声音很轻。

    我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这个问题太直接,也太沉重,带着一种战地记者特有的、对生死边界的敏感。不知道,我如实回答,轻轻将箭簇放回托盘,也许是一个士兵,也许是战马,也许…谁也没射中,就那样埋在了土里,直到现在。

    他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视线却变得更加幽深。那专注的目光,像是要穿透千年时光,触摸到那个瞬间的冰冷与灼热。

    清理工作漫长而枯燥。强光灯照射下,我用极细的钢针一点一点剔除附着在箭簇表面的硬结泥土和矿化物。粉末簌簌落下。周野没有离开,他拉过一张凳子,安静地坐在工作台对面,像一个最耐心的观察者。偶尔,他会问几个极其专业的问题,关于金属的腐蚀机理,关于除锈药剂的配比。他的问题往往能切中要害,显示出惊人的知识储备,完全不像一个外行。

    时间在静默与偶尔的交谈中流逝。窗外天色彻底暗了下来,雨声淅沥。工作室里只有仪器低微的嗡鸣和我们之间断断续续的对话声。

    勒庞先生说你刚从不安全的地方回来我试图打破有些凝滞的空气。

    嗯,黎巴嫩边境。他简洁地回答,目光依然专注在箭簇上,冲突,难民营。

    很…危险吧

    他抬起眼,看了我一下,嘴角似乎牵动了一下,一个极其浅淡的、转瞬即逝的弧度,像是在自嘲。习惯了。他顿了顿,补充道,看到这些东西,他用下巴点了点托盘里的箭簇,就觉得,人类的冲突方式,本质上并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工具更‘高效’了。

    我无言以对。高效地毁灭吗

    当大部分硬结污垢被清理掉,露出箭簇尾端相对平整的断面时,我换上了更精密的工具和更温和的溶剂。酒精棉球小心地擦拭着,一点一点,极其缓慢地,在那暗哑的金属表面,一个模糊的刻痕显现出来。

    等等!周野的声音陡然拔高了一度,带着一种急切的锐利。他猛地站起身,身体前倾,几乎要越过工作台。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指向那个位置,指尖微微颤抖。

    我停下动作,屏住呼吸,将放大镜的倍数调到最高。强光下,那被时光和污垢掩埋的刻痕终于清晰地呈现出来——一个极其简约的线条勾勒出的狼首图案,线条古朴而有力,带着一种原始的凶悍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近乎图腾般的威严。

    是它……周野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某种确认的沉重,高加索山麓,古阿兰人的部族徽记。传说中,只有最精锐的‘狼卫’使用的箭,才会刻上这个标记。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我,仿佛第一次真正看见我,也第一次真正看见这枚箭簇所承载的血与火的历史。他眼底的疲惫被一种奇异的光彩取代,那是对历史碎片的敬畏,是对真相被揭示的激动。那一刻,工作室里冰冷的空气似乎也被点燃了。

    苏影,他第一次叫了我的中文名字,发音有些生涩,却异常郑重,谢谢你让它重见天日。

    第二章

    那枚带着狼首徽记的箭簇,成了奇妙的媒介。周野的采访任务在巴黎延长了。他不再仅仅是工作室的访客。

    巴黎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年生死箭下重逢简介 >十年生死箭下重逢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