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初遇的化学反应
高三开学典礼上,礼堂里挤满了穿着整齐校服的学生。九月的阳光透过高窗斜斜地洒进来,在讲台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斑。
蓝安宁站在后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演讲稿的边缘。作为年级化学第一,她被选为学生代表之一发言,这本该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如果不是要和那个人一起上台的话。
蓝同学,五分钟后开始。学生会成员探头提醒道。
好的,谢谢。蓝安宁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就在这时,后台的门被轻轻推开。
周默走了进来,右手握着文件夹,左手腕上的表盘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抬腕看了一眼:还有四分三十秒。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蓝安宁听见。
你总是这么准时吗蓝安宁忍不住问。
周默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那双眼睛像是能看透一切:不,通常会提前五分钟。他顿了顿,但今天在图书馆多看了会儿书。
蓝安宁没想到他会解释,更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这个小小的细节而好奇。她注意到周默手中文件夹的边缘贴着整齐的标签,而自己手中的纸张虽然内容丰富,边角却已经有些卷曲。
你在看什么她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这问题有些唐突。
周默却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反而微微倾身:《宇宙的琴弦》,讲M理论的。他目光下移,落在蓝安宁放在一旁的笔记本上,你呢这些公式看起来不像课本内容。
哦,这个...蓝安宁下意识想合上笔记本,又停住了,只是一些关于分子自组装的设想,随便写的。
周默的眼睛亮了一下,但没等他继续询问,主持人的声音已经传来:下面有请我校高三学生代表,并列年级第一的蓝安宁同学和周默同学发言!
两人一前一后走上台。蓝安宁的发言流畅而富有感染力,讲到科学探索时眼中闪烁着热情的光芒;周默的演讲则逻辑严密、字字珠玑,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思考深度。当他们交替发言时,台下的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尽管风格迥异,两人的内容却奇妙地相互呼应,仿佛经过精心排练。
...最后,希望在新学期里,我们都能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蓝安宁结束了自己的部分。
周默接上:因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停止提问。他停顿了一下,看向蓝安宁,好奇心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蓝安宁惊讶地发现,周默引用的正是她最喜欢的那句爱因斯坦名言的后半部分,而她自己刚才差点就要说出来。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一种微妙的默契在无声中建立。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校长走上台,笑容满面:感谢两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今年,我们将举办全校学科竞赛,所有高三学生都将参与...
蓝安宁听到自己和周默被分在同一小组时,不由自主地转头看他。周默的表情依然平静,但嘴角有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弧度。
典礼结束后,蓝安宁抱着书本走向图书馆。开学第一天人不多,她很快找到了惯常的角落位置。正当她沉浸在一篇关于纳米材料的论文中时,一阵轻微的敲击声引起了她的注意。
2
默契的对决
隔着两排书架,周默独自坐在窗边,面前摊开一本厚重的英文原版书。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专注的侧脸上,而他的右手食指正随着的节奏轻轻敲击桌面,像是在弹奏一首只有他能听见的乐曲。
蓝安宁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原来高冷的年级第一私下里,还有这样的小习惯。
周三下午的化学实验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蓝安宁提前二十分钟到达,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从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和一本《高等有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