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槐生降世,水鬼奇遇
翻开史册,古来英杰出生多有异象:
或红光记室,照破三更夜;
或口含玉珠,引得鹤舞鸾鸣;
更有甚者,其母梦龙而孕,梦龟而生,尚未出世便气象万千,似天地亦知其将来不凡。
但咱们的主人公刘槐生——却是个例外。
他出生之日,天未鸣雷,地无异动,街口那条老黄狗照样打盹儿,鸡棚里的母鸡还在咯咯乱叫。更无天降灵芝、房中红光之类奇象。刘母临盆时也未曾梦见龙龟神兽,只是打了个嗝,说肚子一阵抽抽,孩子便呱呱坠地。
刘槐生家里也不显赫,祖上三代佃户,薄田几亩,勉强糊口。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既无朝中亲贵,也无市井地头蛇,平平淡淡,普普通通。
可怪就怪在这孩子一落地,便整整哭了三天三夜。
不眠不休,哺乳之间都在抽噎,哭得喉咙嘶哑也不肯歇口。
更要命的是,第三夜竟哭得直咳,咳声如锯木,直咳到脸红脖子粗,眼看一命呜呼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天傍晚,天边飘来一道红霞,一个披蓑戴笠的道人踩着余晖晃悠悠从村头而来。此人自称“云里观主”,走街串巷,替人占卦看命。
他路过刘家门口时,忽而驻足不前,眉头一皱,道:“啧啧,这家宅气不顺,怕是有血煞相缠。”
刘父闻声跑出,一听此言,慌得跪地磕头:“求仙长救命!我家这小子刚生下便哭个不停,再这么咳下去,怕是活不过今夜了!”
道人瞥了屋中一眼,沉吟道:“此子命硬,先天带克,“咳”又通克父母命数也硬,这一克克不动,反噬之下,只怕他活不过三日。”
刘母一听,直哭得晕厥。刘父急了,连连磕头发誓:“只要能救我孩儿,小人愿每日三炷香,供奉仙长神位,哪怕穷也不敢怠慢!”
道人这才捻须一笑,摸出一颗黄澄澄的药丸,道:“此咳非病,乃命格不调。可破有一法。”
说罢他指向门前两棵槐树,一大一小,枝叶婆娑,道:“让孩子拜这槐树为干爹干娘,咳气冲树,代为承克,人是万灵之首,克树尚可。如此一来,既解了命中克父母之劫,也解了反噬之病。”
刘父听罢,顾不得风雨泥泞,立马抱起婴儿,对着槐树连磕三个响头,口中念念有词,拜树为亲。
说来也怪,就在磕头之后,那棵门前的大槐树“咔”地一响,一截碗口粗的槐枝竟自行而断,正好落在刘父面前。
道人见状大喜:“好个通灵之树,此枝即为槐灵所赐,可为此子之护身之物。你日后雕琢成器,送往浮云寺开光镇魂,此外还须善待此树。”
说罢,他将手中药丸递来,嘱咐刘父碾碎混入乳中服下。
奇迹般地,刘槐生自那夜之后便不再啼哭,也不再咳嗽,安安稳稳睡了一整夜。刘父大喜,感念槐树赐命之恩,遂为儿取名“槐生”。
日月如梭,不知不觉过了几年,刘槐生长至八岁,手中的一把子力气让刘父也咂舌,肩上所挑重物已近成年不让劳务女妇,周围的邻居都赞叹刘家这是生了一个种田的好手。
通年,刘父将其入学读书,令老秀才张春茂都赞口不绝,直言有解元之姿,只因刘槐生过目不忘,才学出众,往往能举一反三,让苦读多年的张春茂都啧啧称奇。
年至刘槐生十六岁,刘父卧病在床,病逝垂危,派人把隔壁挚交王家王父请来说:“想必我不久于人世,唯一放不下的便是槐生,希望能与你王家定下亲,槐生这孩子聪明,也有一把子力气,无论是考取功名还是种田都有希望!”
往昔多年挚友,王父目含泪光说到:“槐生这孩子我见在眼里,稍便让刘母请上媒婆,王家定然不会为难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