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047章 Am-5发动机
眼镜、神情严谨的苏联发动机专家,在得到格列维奇的眼神许可后,回答道:

    “按照目前的设计和测试数据,这款原型机的海平面静态最大推力,大约在196千牛左右。”

    196千牛!这个数字让陈天宇感觉稍微有点意外。

    如果单台发动机的推力只有这个水平,即便采用双发布局,总推力也不到40千牛。

    这与他之前提出的50千牛的门槛,以及参照j57和j47后期型号的设想,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样的动力水平,距离米格19所使用的rd-9发动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陈天宇眉头微蹙,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

    “格列维奇同志,恕我直言,196千牛的推力,对于一款志在未来的战斗机而言,恐怕还是偏低了。”

    他语气坚定地说道:

    “这个推力水平,必须还要大幅度加强!

    只有这样,我们的新飞机,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天空,为我们的飞行员争取到足够的优势。”

    听到陈天宇如此直白地表达了对推力指标的“不满意”,几位在场的苏联发动机专家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神色。

    有惊讶,也有些许不快,毕竟a-5已经是他们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先进型号。

    那位戴眼镜的专家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苏联工程技术人员特有的执着与自信,回应道:

    “陈天宇同志,请您放心!

    196千牛只是我们现阶段原型机的测试数据。

    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将a-5的军用推力稳定提升到25千牛以上,甚至更高!

    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发动机动力方面,最终实现对美国人的全面赶超!”

    从他的话语中明显能听得出来,这个时代的苏联技术员充满了苏维埃的骄傲,以及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

    感受到他们的这种骄傲和自信后,陈天宇知道,此刻不能再一味施压,适当的鼓励和信任,反而更能激发对方的潜力。

    于是,他脸上的凝重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期待的积极笑容:

    “太好了!听到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目光诚挚地看着那位专家,以及格列维奇。

    “我相信,以苏联同志们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不懈的钻研精神,一定能够攻克难关。

    你们肯定能将a-5的推力提升到我们共同期望的水平,甚至超越它!”

    见到陈天宇展现出来的态度,那几位苏联技术专家明显感觉受用。

    先前因为陈天宇“挑剔”而产生的一丝芥蒂,也随之烟消云散。

    在接下来的参观和交流中,苏方专家的态度明显更加开放和热情。

    他们在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详细地回答了陈天宇提出的关于压气机设计、燃烧室稳定性、涡轮叶片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除此之外,他们甚至还主动介绍了一些新材料应用和制造工艺方面的探索。

    整个技术交流的氛围,明显变得融洽许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航空军工1950简介 >航空军工1950目录 > 047章 Am-5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