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章 前沿方案
领导们陷入了沉思,刚刚燃起的热情似乎冷却了不少。
航空工业局的一位副局长皱起了眉头:
“陈总工的意思是,单纯换发升级,费效比不高,而且还得不到苏联老大哥的帮助?”
“可以这么理解。”
陈天宇点头
“我们当然可以独立完成,但周期、成本以及最终的性能提升幅度,都需要仔细权衡。”
空军的一位将领显得有些不甘心:
“难道说,这款新型教练攻击机,就到此为止,没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了?”
他的语气中明显带着一丝焦虑和对更强装备的急迫渴望。
“我还是认为,在现有基础上放大设计,增加武器挂点,应该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
另一位航空工业局的老工程师坚持自己的看法。
“毕竟底子是好的,我们自己投入一些力量,总比从零开始强。”
“但是,如果提升不明显,只是聊胜于无,那我们投入的资源和时间,是否值得?”
立刻有人反驳。
会议室内的讨论再次激烈起来。
有的领导认可陈天宇的分析,认为与其投入巨大精力去进行一项提升有限的改进,不如将资源用在更具前瞻性的项目上。
而另一些领导,则依旧倾向于在成熟平台上进行渐进式改良,认为这样风险更小,也更容易在短期内看到成果。
双方各执一词,谁也无法完全说服对方,讨论似乎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一直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的段局长,目光再次落在了陈天宇身上。
他想起陈天宇去莫斯科之前,就提到过的三角翼方案。
“天宇同志,”段局长开口,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
“我记得你前段时间汇报,现在已经和米高扬设计局展开‘三角翼’气动布局方案的前期理论研究和风洞试验。
这个‘三角翼’,如果用于飞机设计,能否满足我们对更高飞行速度和更大载弹量的需求呢?”
段局长的问话,一下子就吸引了在场空军领导们的注意力。
他们之前对这个名词只是略有耳闻,此刻,被段局长这么一提,他们的好奇心和对新技术的期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对啊!三角翼!”
一位空军首长眼睛一亮,身体微微前倾,追问道:
“陈总工,这个三角翼到底是怎么回事?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讲讲?”
其他几位空军将领也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
“各位首长,三角翼气动布局方案,确实是我们目前与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的专家们共同探索的一个前沿技术领域。”
说到这儿,陈天宇走到会议室前方的黑板旁,拿起粉笔,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简洁的三角形机翼轮廓。
“顾名思义,三角翼就是指机翼的平面形状近似于一个等腰三角形。”
陈天宇指着黑板上的草图解释道:
“这种翼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可以在保持相对较小翼展的情况下,获得非常可观的机翼面积。”
他停顿了一下,让大家消化这个概念,然后继续说道:
“更大的机翼面积意味着在相同的起飞重量下,翼面载荷可以做得更低,这有利于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和盘旋机动性。
同时,宽大的翼根也为起落架的收放、燃油的储存以及武器弹药的挂载,提供了更为充裕的空间。
理论上,采用三角翼布局的飞机,有潜力实现比常规布局飞机更大的载弹量。”
听到“更大的载弹量”,空军领导们的眼睛更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