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市
沈钰风寒痊愈,第一件事便是重新开始酿酒。
先从最简单的米酒开始,这对手法和原材料的要求最低,出酒也快。
沈钰循着记忆上街,在几家米铺前问了价,最后停在镇口的黄记行。
“掌柜的,我想买糯米,二十斤。
”掌柜点头:“成,小娘子坐会儿,我让人去搬。
”沈钰刚坐下,旁边几个买米的汉子瞄了她一眼,有人笑出声来:“姑娘家买这么多,是打算自己酿酒啊?”话音刚落,几个笑声附和起来,空气中隐隐透着揶揄与轻视。
沈钰没理他们,只起身走到米堆前,抓了一把,轻嗅、拨弄,淡声道:“陈米,米香淡、米心浮、含水重,不适合做甜曲发酵。
”众人一滞,那掌柜也愣住,赶忙堆笑赔不是,连忙换了新米。
黄掌柜本想趁机把这堆旧糯米出手,还以为是个不懂行的女子,没想到竟是个行家,掌柜心里对沈钰不由看重几分,喊了几个腿脚便利的伙计,帮她把糯米运了回家。
离开米铺,沈钰转身去买酒曲。
“掌柜的,有甜酒曲卖吗?”沈钰立在柜台前,声音轻轻,嗓音还有些沙哑。
掌柜头也不抬地扫了一眼她这副病恹恹的样子,笑了声:“姑娘是买来做酒酿的?这甜曲可不好掌握,买的人不多,你若是第一次,不如换麦曲试试,劲头足,不容易坏。
”沈钰却道:“我只要甜酒曲。
酿米酒用麦曲,会串味。
”掌柜抬起头,略有些惊讶:“哟,那你瞧瞧,要大曲还是碎末?这一批是江南新制的,曲香还嫩。
”沈钰上前一步,伸手拿起一个灰白色小酒曲团,轻轻凑近鼻尖嗅了嗅,又掰开一角。
“这曲子湿气重了些,表皮未霉透,内芯生,发酵时容易长水味。
”她说得不急不缓,话音落下时,掌柜眼睛都睁大了。
“你是做过这行的?”沈钰扬了扬下巴:“我家本就是做酒的。
”掌柜这才认真端详起沈钰,认出他是沈大的女儿。
他顿了顿,索性把柜台下压着的几块老曲也拿了出来:“这几块是老酒坊自己留种的,你要是能分辨得出哪块最好,我就卖你。
”沈钰没犹豫,指了指第三块:“这一块。
颜色灰白发润,气味清淡透甜,手感结实无裂,最适合发糯米的香。
”掌柜哑然失笑,拱了拱手:“姑娘果然是行家。
来,我按本价给你算。
”沈钰正准备离开,忽而听见旁边几位挑担卖茶的小贩在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城东那家新开的‘祥记坊’,这几日收了不少自家酿酒的小户,说是统统包销。
”“嘿,他们家后台硬,有大户撑腰,不许别人在镇里自立门户。
”“你再不听话,说不定哪天你家那点米酒也被人砸了缸!”沈钰脚步一顿,手指轻轻拂过腰间的荷包。
祥记坊?她记得这名字,前身似乎听爹说过,是镇上近年才冒头的新酒商,压价、垄断、收购,一套一套的。
她若真想靠酿酒立足,迟早会跟这种人对上。
回到家,糯米已经摆好。
沈铭蹲在一旁守着,看到她飞奔过来:“姐,米我都看着呢!”沈钰笑着摸了摸他脑袋,从荷包中掏出一把小木剑递给他。
小家伙立刻挥舞起来,比划得满头大汗。
姐弟俩正说笑,沈二推门进来,拎着个布包,神情局促。
钰儿,叔来看你。
”他掏出几颗鸡蛋,悄声嘱咐,“你婶不知道……我没告诉她。
”“二叔,都是一家人,您说这话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