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夜,如同无声的潮水,漫过了燕山山脉的最后一道山脊,将林默的小院,完全浸入到它那深邃而静谧的怀抱之中。

    白日里还显得有些慵懒的暑气,此刻已被山间清冷的夜风涤荡得无影无踪。空气中,弥漫着松针、潮湿的泥土、以及不知名的夜生花朵混合而成的、清冽而又复杂的芬芳。头顶的夜空,是一块质地最上乘的黑色丝绒,没有一丝云彩,银河如一条由亿万颗钻石尘埃汇聚而成的、璀璨夺目的光带,以一种蛮横而又壮丽的姿态,横贯天际。在没有光污染的山谷里,每一颗星辰,都亮得仿佛触手可及,它们在绝对的寂静中,沉默地、永恒地闪烁着。

    林默没有在院中观星。

    那份在研究Gibeon陨石时所获得的、与宇宙相连的巨大满足感,如同绚烂的烟火,在短暂地照亮了他的内心世界后,便迅速地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深刻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空虚和寂静。

    这便是他的宿命,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因为绝对的孤独,所以去追寻那短暂的、与永恒相连的慰藉。而每一次慰藉的终结,都会让下一次的孤独,变得更加难以忍受。

    他像一个中了毒瘾的瘾君子,在享受完一次剂量的麻醉后,便会立刻、不受控制地,开始渴望下一次的、剂量更大、更刺激的迷幻。

    他无法再在院子里安坐。那份宁静,对他而言,不再是享受,而是一种折磨。

    他站起身,走过庭院,没有进入西厢房那个属于“物质”的圣殿,而是推开了东厢房那扇厚重的木门。

    这里,是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大脑”,他的“指挥所”。

    房间里没有床,只有三面墙壁被顶天立地的紫檀木书架所占据,上面塞满了各种语言的、关于地质学、考古学、天文学、历史学的书籍和期刊。另一面墙上,则挂着一幅巨大的、可以随时切换内容的高清电子地图。房间中央,是一张宽大的、同样由紫檀木打造的书桌,桌上摆着三台专业级的电脑显示器,以及各种手稿、地图和散发着旧纸张味道的古籍。

    林默没有开灯,只是打开了书桌上那盏鹅黄色的护眼台灯。柔和的光线,将书桌这一方小小的天地照亮,四周的书架则如同沉默的、充满了智慧的巨人,隐没在深沉的黑暗之中。

    他从一个上了三重锁的抽屉里,取出了那个他珍藏多年的、用牛皮纸包裹的文件夹。他解开系绳,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叠A4纸打印的资料,以及他用铅笔手绘的各种草图。他翻到最后,拿出几张被塑封保护起来的、高分辨率的照片。

    照片上,是几页泛黄、脆弱、边缘已经残破的故纸。纸上的字迹,一半是隽秀的、用毛笔写就的汉字小楷,一半是形如蝌蚪的、如今已很少有人能辨认的满文。

    这便是那份“天火”手卷的复制品。那个如同幽灵般,在他心底盘旋了数年之久的、终极的诱惑。

    林"默戴上一副白色的手套,将那几张照片,按照顺序,平铺在书桌上。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逐字逐句地,再次沉浸到了那段来自二百年前的、充满了敬畏与恐惧的文字之中。

    他仿佛能看到,那个名叫富察·德麟的、博学而严谨的清朝官员,在经历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之后,在摇曳的烛火下,怀着一种混杂着后怕与兴奋的、颤抖的心情,用他那支沾满了墨汁的毛笔,记录下他所目睹的一切。

    “嘉庆十五年,岁在庚午,秋七月。奉旨,偕工部侍郎英和,核验南洋诸港口市舶司税务。自京启行,已逾半载,跋涉万里,身心俱疲。幸天恩浩荡,海晏河清,诸事顺遂,未辱使命。唯望早日归京,面呈圣上,与家中妻儿团聚,以慰离索之苦……”

    开篇是寻常的公务日志,记录了作者的身份、任务和人之常情的思乡之情。林默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天星MH370简介 >天星MH370目录 >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