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当最后一封确认订单的加密邮件,如同离巢的信鸽,消失在无形的数字网络中时,林默感觉到,他亲手启动了一台巨大而精密的、遍布全球的战争机器。现在,这台机器正在为他一个人,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而他,作为这场战争唯一的士兵,则进入了出征前那段最宝贵,也最关键的时期——等待。
但他并非在无所事事地等待。
对林默而言,等待,不是时间的空耗,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更高效率的战斗。那是磨砺刀锋,是积蓄体能,是锤炼意志,是将自己从一个生活在文明世界中的人,彻底地,转变为一头即将进入最严酷生存环境的、冷静而致命的野兽的过程。
他的家,这座位于燕山深处的、与世隔绝的四合院,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变成了一个功能强大到令人发指的、顶级的“单兵作战训练中心”。
清晨五点,当远方的北京城,还沉浸在最后的睡梦中时,林默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环绕着他家小院的、崎岖的山路上。
他开始了每天的例行训练。
这并非是城市人所理解的那种“晨跑”。这是一种极其严酷的、模拟野外高强度行军的“越野负重跑”。他穿着一双抓地力极强的越野跑鞋,身上,则背着一个专门用于训练的、填充了二十公斤铅沙的负重背心。
他的呼吸,深沉而富有节奏,如同一个精密的风箱。他的脚步,轻盈而又充满了力量,每一次踏地,都像是经过了精确的计算,总能找到最稳固、也最能借力的那一个点。他穿行在布满了碎石和树根的、陡峭的山路上,如同一只在山林间奔跑的、矫健的羚羊。
汗水,很快就浸湿了他身上的速干T恤,顺着他那如同刀削斧凿般的、轮廓分明的脸颊,不断地滴落。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绝对专注的模样。
他不仅仅是在锻炼自己的心肺功能和腿部力量。他更是在训练自己的“环境感知力”。他要求自己,在高速奔跑的同时,必须清晰地,辨认出一百米内,所有鸟儿的叫声,并判断出它们的种类和位置;必须清晰地,嗅到空气中,不同植物所散发出的、极其细微的气味差异;必须清晰地,记住自己跑过的每一条岔路,每一块奇特的岩石。
这是一种将身体的极限锤炼,与精神的高度专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训练方式。
每天上午,十公里的山路越野跑结束后,林默会回到院子里,进行短暂的休息和能量补充。他的早餐,极其简单,也极其科学:一杯由燕麦、坚果、蛋白粉和多种维生素混合而成的糊状物,外加两根香蕉和大量的饮用水。
然后,他会走进南厢房。
这间厢房,被他改造成了一个功能性的、充满了硬核工业风格的“力量与体能训练室”。
这里没有那些健身房里常见的、华而不实的固定器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最原始、也最有效的自由力量训练工具:不同重量的杠铃、哑铃、壶铃;一条长达二十米、需要巨大核心力量才能甩动的战绳;一个可以模拟拉动重物的“滑橇”;以及各种用于攀爬和悬吊的吊环、粗麻绳。
林默的训练,也同样,是围绕着“实用”这两个字展开的。
他不做那些只为追求肌肉维度和线条的、孤立的健美式训练。他所做的,全都是能最大程度地,模拟野外实际需求的、复合型的功能性动作。
比如,他会进行大重量的“农夫行走”。双手各提着一个重达八十公斤的哑铃,在院子里,一圈又一圈地行走。这不仅仅是在锻炼他的握力、斜方肌和核心力量,更是在模拟,当他背着沉重的行囊,在湿滑的地面上,为了维持平衡,而需要的那种、全身性的、对抗性的稳定力量。
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