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材料危机(一)
跳。
陈杰站起来气愤地嚷道:“他娘的,老子当年爬雪山、过草地,长征都走过来了,一点材料还能难住我?”
他又看向下面的各科室主任:“你们别都垂头丧气的,不就是缺材料吗,想办法解决啊!”
各科室主任都不敢说话,纷纷低着头。
副厂长袁富民有些无奈地说道:“主要现在苏联方面肯定是没办法按时供货了,而通过国际市场购买也没有办法。”
陈杰一下子急了眼:“照你这么说,工厂就不开了?”
“你看你急什么,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现在就去部里,请他们向上面反映,从国家的层面跟苏联沟通。”
陈杰说完就急匆匆地往外走。
“老陈。”
周龙啸叫住了陈杰。
周龙啸从刚才开始就一直默不作声。但他不说话不是因为灰心丧气,而是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别的打算,一个从他在苏联时就已经开始在心中盘算的计划。
“如果苏联能按时供货,那原材料早就应该到了。你跟部里反映,现在也只是给国家添麻烦。苏联他们现在的情况也很棘手,肯定是顾不上我们了。”
“那你说怎么办?”
周龙啸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用国产材料怎么样?”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周龙啸。
这个想法其实周龙啸早在苏联的时候就有了,他最初的构想是等开工以后在逐步使用国产材料替代,慢慢降低使用苏联进口材料的比例,最终全部使用国产材料。但是现在这个想法只能提前。
“什么?”陈杰目瞪口呆地望向周龙啸。
“我们用国产材料来进行生产,你们觉得怎么样?”
众人又是沉默不语。
他们的沉默其实是有道理的,如果国内可以稳定供应原材料,那又何必费劲去国外进口呢?
以镍材为例,镍材是电子管的主要结构材料,几乎占到全部用料的70%,然而那时的中国甚至还没有发现镍矿。
周龙啸见众人沉默,站起身来,扫视了一圈。
“我们现在生产的电子管,所有的东西都是国外的。技术是苏联的,设备是苏联的,连原材料都是苏联的,一只电子管只有空气是国内的,可是电子管是真空的,唯一的空气都被我们抽走了。这样可不行。即便我们能自己生产电子管了,生产材料都不能自足,还是要受制于人。就像现在这样,对方一断货,我们就只能干瞪眼儿。”
下面的一位部门主任说道:“但是现在国内还没有办法生产我们需要的原材料。”
“那就想办法让他们生产!实在生产不出来,那就找别的材料替代。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吗?”
“我看行!”陈杰支持地说道:“你说的对,我们现在就算可以自己生产电子管了,可是如果连生产材料都不能立足国内,生产的主动权就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还谈什么扩大规模,增加产量。而且生产成本也太高了,进口一吨镍材我们要用两百多吨小麦去换,国家的负担太重了。”
周龙啸拍了板:“那就这么定了!马上叫各车间技术负责人全部来这里开会,研究材料替代方案。”
事实证明,这群走过长征,从抗战中锻炼中来的厂领导是不可能被镍材难住的。比这个情况更严峻的问题都不曾挡住过他们,这个困难更不可能。
研究替代材料方案的会议从上午开到深夜,中午和晚上的时候大家就端着饭盆在桌子前,边吃边开会。
这场替代材料的讨论会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一个大概的文件终于被整理了出来。
需要从国外进口的关键材料有647种,包括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