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章 材料危机(一)
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化工材料等等。每一种都研究选择了一到两种替代方案。

    周龙啸很快就把情况报告给了二机部。

    二机部层层上报,这份国产材料替代研究报告最终送到了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的桌子上。

    批复只有四个字:全力支持。

    一周以后,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等八个工业部部长带领下属厂矿领导和技术人员二百多人来到了红旗电子管厂参观问询,详细地了解了电子管厂目前所缺的材料。

    冶金部技术司当即承包了一部分金属材料的供应,其他各工业部也纷纷承担了一部分,而暂时还不能供应的,就各自认领,把材料清单带回去试制替代材料。

    有了国家的支持,周龙啸马上在厂里成立了国产替代材料攻坚小组。

    开工就停产的危机像一把利剑悬挂在厂里每一个人的心头。厂里上上下下都为此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决心。

    开发替代材料的工作分为了厂内和厂外两部分。

    厂内由技术科和各车间技术人员共同攻艰,周龙啸亲自领导。厂外的则是请求其他工厂或者研究所帮忙开发试制,这个工作由袁富民副厂长负责指挥。

    替代材料种类繁多而且复杂,绝对不是单一某个厂甚至某个地区就可以满足的。

    袁副厂长亲自带队奔赴大连、哈尔滨、沈阳、上海、天津多地与当地单位详细沟通,拜托他们帮忙试制材料。当知道电子管厂的来意之后,各个单位全部积极响应。

    而电子管厂并不仅仅只是开口请求对方帮忙那么简单。除了请他们帮忙试制材料以外,对方如果遇到困难,电子管厂还积极设法帮助他们解决资料、资金和设备包括场地等问题。

    就这样,电子管厂的材料国产化之路正式拉开了序幕。

    5月26号的时候,袁副厂长带队来到天津。

    众人一下火车就准备直奔天津电子器材厂。

    袁富民手里拿着地图,其他人围在他身边,反复确认路线。最终,确认了天津电子器材厂的位置。

    从火车站到天津电子器材厂要倒五趟公共汽车。

    众人一点不耽搁,马上出发前往。

    结果,他们中途坐错了车。而更糟糕的是,他们谁也没有发现。

    当他们在一个叫薛家庄的地方下车,然后看着地图怎么也对不上时,他们才意识到,他们走错了。

    “厂长,这好像不对啊,咱不是来这里吧。”

    袁富民看着地图,也意识到走错了,赶紧找人问路。

    一辆赶着驴车的老乡正好路过。

    袁富民拦住了他:“老乡,我问个路,天津电子器材厂怎么走啊?”

    “器材厂?那不似红桥区吗?你们嫩么来西郊了?”

    “哦……不在这里吗?”

    “好嘛,介似西郊区,你再往西走走就到河北了。”

    袁富民赶忙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走?”

    “你们上器材厂啊?”

    “对。”

    “桑车吧,我拉你们坐公共汽车去。”

    “好好好,感谢感谢。”

    “谢嘛啊。”

    众人坐着老乡的驴车来到了公共汽车站。

    在几番折腾下,终于来到了红桥区。

    去天津电子器材厂是没有专门的公共汽车的。众人只好一边问路,一边步行前往。

    袁副厂长走在最前面,其他人紧随其后,众人一路快步竞走,走得上气不接下气,终于到达了电子器材厂。

    此时,已是黄昏。

    袁副厂长长舒一口气,心道:可算到了。然后带头走进了天津电子器材厂。

    天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家国营企业的伟大崛起简介 >一家国营企业的伟大崛起目录 > 第6章 材料危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