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受了一个厚厚的信封。
铁证如山。
会议室一片哗然!
副局长脸色惨白如纸,冷汗涔涔而下,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调查程序立刻启动。
针对姜晚的所有污蔑和指控,随着这位副局长的倒台,瞬间烟消云散。
姜晚走出会议室,在走廊尽头的窗边停下。
窗外,天色阴沉。
她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那边传来周时砚低沉平稳的声音:会开完了
嗯。姜晚看着窗外铅灰色的云层,是你做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他收黑钱,替人办事,针对你。证据是现成的。周时砚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像是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只是送他该去的地方。
姜晚握着手机,指尖微微收紧。
她知道周时砚的手段。
那些证据得来的途径,恐怕绝不会光明正大。
那位副局长确实罪有应得。
她沉默着。
电话那头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似乎在等待她的宣判。
几秒钟后,姜晚轻轻吐出一个字,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嗯。
没有指责,没有追问。
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许。
电话那头,周时砚似乎也松了口气,紧绷的气息缓和下来。
晚上想吃什么他自然地转换了话题,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我让陈嫂熬了汤。
排骨莲藕汤吧。姜晚看着玻璃窗上自己模糊的倒影,平静地回答。
好。他应下,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声音低沉而郑重,不会再有了。
姜晚知道他在保证什么。
嗯。她再次应了一声。
挂断电话,她依旧站在窗边。
窗外的天空,厚厚的云层裂开一道缝隙,一缕微弱的阳光艰难地投射下来。
她抬起手,指尖无意识地碰了碰自己的锁骨下方。
那里空空如也。
但她的眼前,却清晰地浮现出另一个位置——那个覆盖了痣的、早已愈合却留下浅浅痕迹的所在。
那不再是一个荒唐的执念烙印。
它像一枚隐秘的勋章,刻着风暴过后的平静,刻着一种无需言说的、带着铁血气息的守护。
一种无声的契约,在两人之间悄然达成。
**第九章
鉴证余生(结局)**
时光在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和宏观的城市变迁中悄然流逝。
三年。
城市地标性的国际会议中心今夜星光璀璨。
巨大的水晶吊灯将颁奖大厅映照得如同白昼。
高朋满座,衣香鬓影,空气里浮动着香水、鲜花与成功交织的芬芳气息。
一年一度的金鼎法医学与刑侦技术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正在进行。
这是行业内的最高荣誉。
主持人的声音饱含激情,通过麦克风传遍大厅的每一个角落:
她以敏锐如鹰隼的目光,洞察犯罪现场的蛛丝马迹;她以冷静如磐石的理性,为亡者发声,为生者寻真。她主持并攻克的‘微量物证溯源技术体系’,为无数疑案昭雪,推动了我国法医痕检技术迈入世界前列!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本届‘金鼎奖’得主——姜晚博士!
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如同汹涌的潮水。
追光灯瞬间聚焦在舞台侧方。
姜晚穿着一身简约而优雅的珍珠白礼服长裙,缓缓走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