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章
定要想出个法子,让这地,种得踏实!”

    此后半月,他走遍兖州十三县,白天在田间地头跟百姓学种地,晚上窝在油灯下写写画画。有次为了观察庄稼长势,他在田棚里守了整夜,结果被蚊虫咬得满脸包,活像个大花脸。

    苦思冥想多日,杨辰终于一拍大腿,喊出句:“有了!”

    他连夜赶回衙门,命人打造石碑,又召集各乡耆老开会。且说这日,兖州城外的大校场挤满了人,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杨辰站在高台上,身后立着块一人多高的石碑,阳光下泛着青光。

    “乡亲们!”

    杨辰扯开嗓子喊道,声音在空旷的校场上回荡,“从今日起,咱推行‘屯田公证制’!每块屯田旁都立石碑,刻上农户姓名、亩数、收成,还专门留个地儿,让大伙监督!往后交粮、分粮,全都明明白白,谁也别想再玩猫腻!这就叫‘公开透明,百姓放心’!”

    人群先是一愣,紧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个年轻后生扯着嗓子喊:“辰校尉,真有你的!以后咱种地,腰杆子都能挺直喽!”

    李老汉颤颤巍巍走上前,摸着石碑上的刻字,老泪纵横:“好啊,好啊!这辈子,俺总算能当个明白的种地人了!”

    可杨辰的

    “奇招”

    还没完。他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笑着说:“大伙瞧好了,这可是宝贝!”

    打开油纸,露出一把椭圆形、黄澄澄的种子:“这东西叫土豆,产量惊人,易活耐存,种下去仨月就能收成,一亩地的产量,抵得上过去好几亩!”

    百姓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嘀咕:“没听说过啊,能吃吗?”

    杨辰二话不说,挽起裤脚就下了田。他一边翻土,一边念叨:“这土豆喜肥,得先施足底肥;挖坑不能太深,三寸就行……”

    手把手教得细致,额头的汗珠顺着下巴直往下掉。

    几个月过去,到了秋收时节,兖州大地一片欢腾。土豆藤蔓下,挖出的土豆堆成小山,大的足有拳头那么大。李老汉抱着一筐土豆,笑得合不拢嘴:“乖乖,俺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能长的庄稼!”

    百姓们编起了歌谣,在田间地头传唱:“辰青天,有奇术,土豆种,吃饱肚!跟着辰校尉,生活有盼头!”

    这事儿很快传到了许都。曹操捻着胡须,看着快马送来的土豆样品,哈哈大笑:“好个杨辰,真乃治世能臣!”

    可就在这时,荀彧却皱着眉头,从袖中掏出那封神秘密信,低声道:“明公,此事背后,恐有蹊跷……”

    且说这日深夜,杨辰正在书房研究屯田账册,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异响。他快步走到窗边,却只看到一道黑影一闪而过。桌上的烛火猛地跳动,照得墙上的影子扭曲变形。杨辰弯腰捡起地上的纸条,上面写着:“莫信左慈,小心火烛。”

    字迹潦草,透着股寒意。左慈与这屯田之事有何关联?这神秘警告又是何人所留?兖州城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杨辰又将如何应对?

    说到杨辰在兖州推行,土豆大丰收,百姓们编着歌谣把他夸成

    “辰青天”。且说这日正是金秋时节,暖阳高照,微风裹着泥土与土豆的清香拂面而来。兖州城外的千亩良田上,土豆藤蔓郁郁葱葱,一个个隆起的土包就像藏着宝贝的小山丘。杨辰穿着粗布短打,挽着裤腿,正蹲在田埂上查看土豆长势,时不时伸手拨开藤蔓,露出底下圆滚滚的土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辰校尉!辰校尉!”

    不远处传来孩童清亮的喊声。杨辰抬头望去,只见李老汉家的小孙子蹦蹦跳跳跑过来,手里还举着个烤得金黄的土豆,“俺爷爷说,这是新烤的,让您尝尝鲜!”

    杨辰笑着接过土豆,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四维三国异志简介 >四维三国异志目录 >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