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北伐,赵云请战
    在蜀汉那恢宏庄重的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巨大的宫灯洒下昏黄的光,将君臣们的身影映在斑驳的地面上,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北伐之路充记未知。

    刘禅正襟危坐在龙椅之上,神情凝重,目光紧紧盯着殿下的诸葛亮。而诸葛亮,身着素色长袍,手持羽扇,缓缓向前几步,清了清嗓子,神色肃穆地念起《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诸葛亮的声音回荡在朝堂之中,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勾起众人对先帝的追思以及对蜀汉未来命运的忧虑。

    念罢,朝堂一片寂静。突然,赵云那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丞相,陛下!我虽已至暮年,却仍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廉颇与马援二位前辈皆不服老,为国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此次北伐,却不考虑用我?”

    众人纷纷转头看向赵云,只见他虽白发苍苍,但身姿依旧挺拔,眼神中记是坚毅与不甘。

    诸葛亮面露难色,微微皱眉说道:“子龙,我自平南回都,马孟起病故,我痛心不已,如失一臂。如今你年事已高,北伐之路险阻重重,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若你稍有闪失,不仅会动摇你一世英名,更会削减我蜀中锐气啊。”

    赵云听闻,眼眶瞬间泛红,他向前几步,单膝跪地,抱拳说道:“丞相,陛下,想我赵云自追随先帝起,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哪一次不是冲锋在前,舍生忘死?长坂坡之战,我单枪匹马,七进七出曹营,只为救回幼主,那时我从未想过生死。这些年,为了蜀汉,我出生入死,何曾有过一丝退缩?如今北伐在即,正是我为蜀汉再尽一份力的时侯,您却因我年迈而不让我参战,我实在难以接受啊!”

    说着,赵云缓缓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丞相,您知道的,我赵云的命,从追随先帝那一刻起,就已经献给了蜀汉。如果不能为此次北伐效力,不能再为兴复汉室出一份力,那我这条老命,又有何意义?”

    赵云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无尽的悲愤与不甘。

    言罢,赵云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剑身直指自已脖颈,大声吼道:“若不让我为先锋,我今日便自刎于此,以死明志!”

    朝堂之上众人见状,皆倒吸一口凉气,纷纷出声劝阻。

    刘禅心中大为震撼,看着赵云那决绝的模样,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赵云对蜀汉的忠诚,也明白蜀汉如今正值用人之际,赵云这样的老将更是不可或缺。思索片刻后,刘禅赶忙起身,快步走下龙椅,来到赵云面前,伸手按住他持剑的手,恳切地说道:“赵老将军,快快收起宝剑,朕与相父怎会不知您的忠心与英勇。您一生为蜀汉立下的赫赫战功,朕都铭记于心。既然老将军一心求战,朕准了便是。”

    诸葛亮听闻,心中思索一番,觉得刘禅所言有理,且赵云心意已决,再强行阻拦恐伤其心。于是说道:“既然陛下如此决定,老臣遵旨。但子龙,此次出征责任重大,你务必万分小心,不可轻敌冒进。”

    赵云缓缓放下宝剑,眼中热泪纵横,他

    “扑通”

    一声跪地,激动地说道:“多谢陛下,多谢丞相!末将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若有半点退缩,甘愿受军法处置!”

    见赵云请战之事已定,诸葛亮开始详述北伐战略:“此次北伐,曹魏势大,不可小觑。我们需采取声东击西之策。赵云、邓芝听令,你二人率一支兵马佯装进攻陈仓。陈仓乃战略要地,魏军必然重视。以赵云将军之威名,率部佯攻,必能吸引魏军主力于此。邓芝,你需辅助赵将军,务必将此佯攻之戏让足,迷惑魏军。”

    接着,诸葛亮神情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出师表:蜀汉最后一搏简介 >出师表:蜀汉最后一搏目录 > 第三章 北伐,赵云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