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将再也没有平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寻找那一线渺茫的、或许根本不存在的光明。
(第一章:北上之路,心囚之始)
离开新野,徐庶的心情如同这深秋的天气,阴冷而沉重。他没有选择官道,而是取道偏僻的小径,向北而行。他需要避开曹操的耳目,也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整理纷乱的思绪,更重要的是,他要思考如何才能既保全母亲,又不真正为曹操效力。
一路上,所见皆是战争留下的疮痍。良田荒芜,庐舍为墟,偶尔可见几个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流民,在废墟中艰难地搜寻着食物。徐庶的心一阵阵刺痛。这一切,不正是他和其他谋士们想要改变的现实吗他曾为刘备出谋划策,希望能早日结束这场战乱,让百姓安居乐业。可如今,他却为了个人的困境,离开了那位最有可能实现他抱负的主公。
唉……徐庶长叹一声,驱散路边的愁云惨雾。他并非不爱国,只是忠孝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只是,这份选择的代价,未免太过沉重。
行至一处三岔路口,徐庶正犹豫该走哪条路更为隐蔽,忽闻身后马蹄声急促而来。他警觉地回头,只见几骑快马正向他这边冲来,马上骑士身着曹军服饰,神色倨傲。
站住!什么人为首的校尉厉声喝道。
徐庶心中一紧,暗道不好,难道这么快就被曹操的人盯上了他定了定神,拱手道:在下姓徐,乃一介书生,欲往许都探亲,不知将军拦阻,多有得罪。
那校尉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虽然衣衫普通,但气度不凡,眼神中带着一股书卷气,又听说是去许都探亲,便有些狐疑:许都探亲可有路引文书
徐庶一愣,他仓促离开新野,并未想到需要什么路引。他据实相告:因事出紧急,未曾备得。
校尉脸色一沉:没有路引,形迹可疑!来人,拿下他!几名士兵立刻上前,如狼似虎地扑向徐庶。
徐庶虽是一介文士,但早年也曾习武防身,并非手无缚鸡之力。他侧身闪过一人,反手抓住另一人的手腕,用力一拧,那人便痛呼一声倒地。然而,对方人多势众,徐庶很快便被制服在地。
放开我!你们凭什么抓我徐庶挣扎着怒吼道。
校尉走上前来,一脚踩住徐庶的背,得意洋洋地说:凭什么就凭我家丞相有令,凡是从新野方向来的可疑人等,一律严加盘查!我看你鬼鬼祟祟,定是刘备的细作!带走!
徐庶的心沉到了谷底。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他被粗暴地拖上马背,押解着向许都方向而去。他试图辩解,但无人理会。这些士兵只知道奉命行事,他们眼中的徐庶,只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马蹄声颠簸,徐庶的心也如同被颠簸的马车一样,七上八下。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曹操会如何处置他会直接杀掉他以绝后患吗还是会像他母亲说的那样,逼迫他为己所用他甚至不敢去想远方的母亲,她现在的情况如何是否也在为他担忧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刘备那张充满失望和痛苦的脸,还有诸葛亮那双羽扇纶巾、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睛。他辜负了他们。他仿佛能听到诸葛亮那略带调侃的声音:元直啊元直,你这一走,可真是让玄德公伤心欲绝了。他苦笑,这或许是他应得的。
不知过了多久,颠簸的马车终于停了下来。徐庶被人从马背上拖下来,发现身处一座简陋的驿站之中。这里守卫森严,显然是曹军的一个临时据点。
校尉将他带到一间阴暗的房间里,丢下一句等着丞相发落,便转身离去,留下铁门哐当一声关上的巨响。
房间里只有一张硬板床,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徐庶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下来,心中一片茫然。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失去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