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们,意气风发,充满了理想和抱负。
后来,天下大乱,黄巾起义爆发,各路诸侯并起。徐庶意识到,乱世之中,唯有拿起武器,才能实现真正的抱负。他投笔从戎,先是追随了刘备。刘备当时势力弱小,颠沛流离,但徐庶看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仁德、坚韧、礼贤下士。
在刘备麾下,徐庶得到了充分的信任和发挥空间。他帮助刘备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几次击败强大的对手,尤其是在对抗曹仁的战斗中,屡出奇策,让刘备的声威大震。刘备待他,如同兄弟,言听计从。关羽、张飞虽然有时会对他这个后来者略有微词,但在刘备的威信下,也只能心服口服。徐庶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和归属感。
他甚至开始幻想,或许真的可以和刘备一起,扫平群雄,恢复汉室,实现自己年少时的理想。他甚至开始规划未来,想象着自己功成身退之后,回到家乡,陪伴在父母膝下,安享天年。
然而,美好的幻想总是被残酷的现实击碎。曹操的介入,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他所有的计划和憧憬都吹得七零八落。母亲被掳,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
母亲……徐庶的心再次被揪紧。他想象着母亲被曹操囚禁在某个阴暗的角落,日夜思念着自己,以泪洗面。曹操会如何对待她是威逼利诱,还是……他不敢想下去。
他记得离开新野前,曾偷偷派人去打探过母亲的消息,但得到的回复都是含糊其辞,只知道她确实被带往了许都,具体情况不明。这更增添了他的焦虑和不安。
唉……徐庶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他恨自己的无力,恨曹操的卑鄙,更恨这该死的世道,让他陷入如此两难的境地。
就在他心烦意乱之际,牢房的铁门突然被打开了。刺眼的光线照射进来,伴随着一个粗犷的声音:徐元直,出来!有人要见你!
徐庶心中一动,是谁难道是曹操派人来试探他了他定了定神,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早已破烂不堪的衣服,跟着士兵走了出去。
外面是一个稍显宽敞的庭院,中间摆着一张石桌,几把石凳。一个身穿锦袍、面容威严的中年男子正端坐在石桌后,手里把玩着一串玉珠。他身后站着几名侍卫,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徐庶。
徐庶心中雪亮,此人定是曹操无疑。他没有见过曹操本人,但关于这位汉相的传闻实在太多,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绝非寻常人所能拥有。
孟德公。徐庶躬身行礼,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曹操抬起头,目光如炬,上下打量着徐庶,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你就是徐元直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孟德公谬赞。徐庶垂下眼帘,不敢直视曹操的目光。
曹操挥了挥手,示意侍卫退下。庭院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曹操站起身,走到徐庶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元直啊,我知道你是被迫无奈才离开玄德公的。你是个孝子,我理解你。
徐庶心中警惕,不知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曹操继续说道:其实,玄德公对我曹操,成见太深。他一心想恢复汉室,而我,不过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罢了。我们本可以合作的,可惜啊,他总是不理解我的苦心。
徐庶沉默不语。曹操的话半真半假,他不敢轻易回应。
曹操话锋一转:不过,现在机会来了。只要你肯为我效力,我保证,你可以母子团聚,再无后顾之忧。而且,以你的才华,在我这里,定能得到更大的施展空间。我曹操求贤若渴,绝不会埋没人才。
来了,果然是试探。徐庶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梁,朗声道:多谢孟德公厚爱。只是,元直此生,深受刘使君知遇之恩。虽身陷囹圄,但绝不会做出背主求荣之事。请孟德公明察!
曹操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