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各自选择
各自选择
烛泪堆叠如珊瑚,在青铜烛台上凝结。
黄道周的书房里,林神都早已离去,只剩下两位老友对坐。茶已凉透,浮叶沉底,映着李云涛疲惫的面容。
“云涛兄。“黄道周倾身向前,袖口磨出的毛边扫过案几:“你当真不考虑再次出仕?以你之才,蛰伏乡野实在可惜。如今朝中虽乱,但正需清流之士力挽狂澜。“
黄道周说着,他手指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出一条线,“我从南京到北京,多少有些门生故旧,总能为你谋个……“
“道周,“李云涛突然打断,声音像钝刀刮过竹简,“还记得天启七年,我在长安任户部主事时的事吗?“
黄道周的手悬在半空,他缓缓摇头:“你只说过调任漳州,从未细说缘由。“
李云涛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茶杯沿口划着圈,釉面发出细微的嘶鸣。“那年查陕西粮仓,发现账面上十万石粮食,实存不足三万。“
他突然笑了,那笑容让黄道周想起刑场上的死囚:“你猜那些粮食去哪了?“
不待回答,李云涛猛地拍案,茶盏跳起来又落下:“全被巡抚倒卖给蒙古人换了貂皮明珠!更妙的是,账册上盖着司礼监的印……就因为魏忠贤的干儿子要过寿!“
黄道周面色骤变。窗外的月光忽然被云层遮蔽,书房陷入更深的昏暗。
“我连夜写奏章,
各自选择
他走到门前,月光为他镀上一层银边:“道周,你是个好官,但大明已经不是几个好官能救的了。“
“云涛!“黄道周踉跄追至院中,月光下他的面容竟比平时更加苍老几分:“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神州陆沉?“
李云涛没有回头:“圣主说得对,我们该想的不是如何救一个腐朽的王朝,而是如何在乱世中保护一方百姓。“
门轴“吱呀“一声,李云涛的身影融入月色中。黄道周站在原地愣神许久,直到烛火燃尽,一缕青烟袅袅上升,在月光中渐渐消散。
-----------------
漳州城的街道上,李云涛踽踽独行。
夜露打湿了他的布鞋,青石板缝中的蟋蟀鸣叫时断时续。转过一个街角,他忽然停住脚步。
一轮满月悬在飞檐之上,清辉如瀑。月光下,破败的民房与华丽的酒楼形成鲜明对比。
一边是歪斜的茅草屋顶,一边是琉璃瓦反射着冷光。
李云涛仰头望月,恍惚间看见二十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那年他金榜题名,骑马游街,以为凭着一腔热血就能涤荡乾坤。如今……
仰望这天上的这轮明月,他忽然心有所感轻吟出声,字句如清泉自然涌出:“冰魄无声转玉流,清辉不照锦鳞秋。“
月光依旧,可那些曾在锦鲤池边吟诗作赋的文人雅士,如今何在?
“朱门宴罢金鞍锈,寒骨堆高白草愁。“
他想起长安城外乱葬岗的磷火,与城内通宵达旦的笙歌。
“廿载风霜磨剑老,一宵云海蜕尘游。“
指尖抚过腰间,那里曾悬着一柄刻着“为民请命“的宝剑,早已典当换粮。
“秦时镜里山河破,犹见蛾眉笑蚁蝼。“
最后一句吟罢,李云涛忽然笑了。
这轮明月见过秦砖汉瓦,照过唐宫宋阙,如今又冷眼旁观大明将倾。
在它眼中,那些争权夺利的王侯将相,与忙忙碌碌的蝼蚁有何区别?
月光洗去他眉间郁结,远处传来更夫沙哑的梆子声,李云涛整了整衣衫大步走去。衣襟上沾的夜露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像撒了一把碎银。
-----------------
黄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