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许彦走后的第一天,林毅在案前坐了很久。</p>
阳光像往常一样爬上窗台,落在摊开的《楚辞》上,补纸与原页贴合的边缘泛着浅淡的光泽。案上还放着许彦留下的铜镊子,镊尖的弧度在光里闪着温和的光,可旁边的位置空着,帆布包带来的那些瓶瓶罐罐都被收走了,显得格外寂寥。</p>
林毅拿起镊子,试着夹起一张补纸。铜柄的温度顺着指尖漫上来,却总觉得不如许彦握在手里时那样称手。他叹了口气,把镊子放回原位,转身去整理书架。</p>
往常这个时候,许彦应该正站在那排拓本书架前,指尖轻点着书脊,目光专注得像在破译什么密码。林毅的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书脊,忽然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是少了书,是少了那个看书的人,连带着满架的拓本都显得比平时沉默。</p>
店里的檀香换了新的,是祖父留下的老料,燃起来带着点厚重的木质香。可不知为何,林毅总觉得这味道里缺了点什么,不如前几天混着许彦身上皂角香时那样让人安心。</p>
下午的时候,隔壁的张婶端着一碗刚蒸好的米糕过来。“小林,看你店里冷清得很,”她把碗放在柜台上,眼睛在店里扫了一圈,“前两天总来的那个年轻人呢?”</p>
“他出远门了,”林毅拿起一块米糕,甜香漫开来,“去修石窟。”</p>
“哦,就是那个看着斯斯文文的?”张婶咂咂嘴,“倒是个细心人,那天我看见他蹲在你门口,帮你捡被风吹掉的拓片呢,一片一片捡得可仔细了。”</p>
林毅愣了一下。他从没见过这一幕,想来是自己忙着在里间找东西时发生的。心里忽然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有点暖,又有点涩。</p>
张婶走后,林毅把米糕放在案上,对着那本《楚辞》。阳光渐渐西斜,案上的影子被拉得很长,空出来的那半边桌面,像个没填完的句子。</p>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却又好像哪里都不一样了。林毅照旧整理旧书、修补散页,可总在不经意间抬头,看向门口的方向,以为会听见风铃响,看见那个穿浅灰衬衫的身影走进来。</p>
他开始留意千佛崖的消息。从收废品的老王那里听说,那边最近来了批文物修复师,在崖下搭了工棚,整天围着那些破石头转;从送报纸的小伙子那里得知,千佛崖前几天下过雨,山路滑得很。</p>
听到这些时,林毅总会下意识地皱起眉,想起许彦那双总带着凉意的手,不知道在湿滑的山路上会不会打滑。</p>
第五天傍晚,林毅正在给那本《楚辞》换镇纸,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风铃被撞得叮当作响。他抬头,看见一个浑身是泥的年轻人站在门口,草帽压得很低,看不清脸。</p>
“请问……许彦在吗?”年轻人的声音带着喘息,裤脚还在往下滴泥水。</p>
林毅的心猛地一沉:“他不在,去千佛崖了。出什么事了?”</p>
“我是他的助手小周,”年轻人摘下草帽,露出张被晒得黝黑的脸,“许哥昨天在崖上测绘,不小心崴了脚,现在在镇上的卫生所。他说你这里有他需要的东西,让我来取一下。”</p>
“崴了脚?严重吗?”林毅站起身,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p>
“不算太严重,但肿得厉害,走不了路,”小周抹了把汗,“他说放在你这儿一个棕色的皮夹,里面有他的笔记本。”</p>
林毅这才想起,许彦走的前一天,确实把一个皮夹放在了柜台的抽屉里,说是怕带去工地弄丢了。他快步取来皮夹,递给小周:“他在哪家卫生所?我去看看。”</p>
“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