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3章
惫。抬头望着满天星斗,她突然想起在现代都市里几乎看不到这样清澈的夜空。</p>

    回到屋里,其他三人已经睡下。姜晓兰轻手轻脚地上了床,等鼾声响起后,才悄悄进入空间。她清点了剩余的材料:面粉还剩四袋半,鸡蛋三十多个,调料用了不到十分之一。最令她惊喜的是,早上用掉的食材似乎有缓慢恢复的迹象——那袋开了封的面粉比记忆中多了一点。</p>

    "难道能自动补充?"她小声嘀咕,决定做个实验,取出一小勺面粉单独放在一边,准备明天观察变化。</p>

    接着,她开始准备明天的材料。除了鸡蛋灌饼,还打算试做肉末烧饼。从冰箱里取出一块五花肉,剁成肉末,加入葱姜末、酱油和少许糖调味。和面时特意多加了些水,让面团更软些,这样做出来的饼口感会更酥脆。</p>

    "要是能有粉丝和韭菜就好了..."姜晓兰自言自语。记忆中这个时候的北方农村,韭菜应该已经上市了。</p>

    准备妥当后,她退出空间,在硬板床上辗转反侧。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偶尔还有夜归人的脚步声。1979年的夜晚如此安静,没有汽车鸣笛,没有手机提示音,只有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p>

    第二天天还没亮,姜晓兰就悄悄起床了。她留了张字条说去医院复查,然后摸黑出了门。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解放鞋,凉意从脚底直窜上来。走到村口时,东方的天空才泛起鱼肚白。</p>

    柱子的拖拉机准时出现,看到她还挺惊讶:"兰姐,你病还没好?"</p>

    "还有点不舒服。"姜晓兰含糊其辞,跳上车厢。</p>

    今天她带的东西更多——除了煤炉和平底锅,还多了个自制的小案板和一个装酱料的陶罐。拖拉机颠簸前行,她紧紧抱着这些"家当",生怕磕着碰着。</p>

    到了县城,与柱子约好下午三点在供销社门口碰头,姜晓兰就直奔昨天的巷子。令她意外的是,已经有不少小贩摆上了摊,看到她来,纷纷打招呼。</p>

    "姑娘来啦!"</p>

    "今天还卖那个饼不?我老伴儿念叨一晚上!"</p>

    "昨天那帮龟孙子没抓着你吧?"</p>

    这种朴实的热情让姜晓兰心头一暖。她在昨天的位置摆开阵势,刚生起火,就有顾客围了上来。</p>

    "今天有两种,"她边擀面边介绍,"鸡蛋灌饼两毛,肉末烧饼三毛。"</p>

    第一锅肉末烧饼的香气比昨天的鸡蛋灌饼更霸道。肥瘦相间的肉末在高温下滋滋冒油,混合着面香飘出老远。不到十分钟,她的小摊前就排起了队。</p>

    "给我来俩肉的!"</p>

    "我要一个鸡蛋的一个肉的!"</p>

    "同志,多刷点酱啊!"</p>

    姜晓兰忙得脚不沾地,额头上的汗都顾不上擦。正当她全神贯注地翻饼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p>

    "让一让!让一让!什么好东西这么香?"</p>

    人群自动分开,一个穿着蓝色工装、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大步走来。他国字脸,络腮胡,胸口别着支钢笔,一看就是个干部。</p>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穿越七零,我靠小吃摊暴富了简介 >穿越七零,我靠小吃摊暴富了目录 >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