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章
    老奶奶的手猛地一颤,浑浊的眼泪滚落到铺在膝盖的绣片上,蓝色粗布上立刻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p>

    “文姐走呢时候...给遭罪了?”</p>

    阮雾溪看着老人手背上盘错的青筋,“没有,奶奶走得很安详。”</p>

    老奶奶抹着眼泪点点头,“好,好,没遭罪就好。”</p>

    她闭着眼睛用方言喃喃念叨了几句什么,又抬头抓起阮雾溪的手腕,眼神里带着几分恳切:“阿妹要是不急着走,来我家住两日可好?我教你认些古绣谱。”</p>

    “我...”阮雾溪刚要开口,老奶奶已经利索地收起绣片往旁边的粗布包里塞,“莫操心,我家就我个老寡奶,二楼厢房日日扫,干净呢很。”</p>

    见阮雾溪脸上表情还有些犹豫,她认真兮兮地从粗布围裙里掏出个褪色的荷包,从里面掏出一个证件递过去,“喏,这是前年省里文化馆给我整呢工作证,我不是坏人嘎。”</p>

    阮雾溪被她的实诚劲儿逗得唇角弯了弯,她仔细端详着证件上老奶奶慈祥的面容,下面写着“杨兰月”三个字。</p>

    “杨兰月......”她在心底重复着这个名字,忽然想起奶奶去世前经常念叨“阿月”,每次提起来总是会说:“阿月要是还在,准能教小溪绣全本《百鸟朝凤》。”</p>

    “奶奶,您就是阿月?”</p>

    老奶奶点点头,颤抖着从衣领里扯出个银项圈,里头刻着两个模糊的小字:月珍。</p>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知青下乡时,文瑜珍和杨兰月结拜姐妹的信物。</p>

    杨兰月收拾好摊子,把粗布包往肩上一甩,扭头问阮雾溪:“丫头,你叫哪样名字?”</p>

    “我……”阮雾溪顿了顿,想起假身份证上写的是陆知野的名字,“奶奶,以后您喊我小野吧。”</p>

    两人顺着青石板路往镇子外头走,阮雾溪时不时四下打量的眼神被杨兰月瞧见了,她忽然眯着眼睛问:“小野啊,你给是在躲哪个?”</p>

    阮雾溪心头一咯噔,顿了2秒,面不改色道:“嗯,奶奶...我跟男朋友分手了,想出来散散心,怕他追过来。”</p>

    杨兰月突然停下脚步,枯瘦的手指捏了捏她耳垂:“小骗子,被男人追呢姑娘可不会在鞋底藏刀片。”她指了指阮雾溪运动鞋边缘露出的那点寒光。</p>

    阮雾溪耳根子发烫,正想解释,杨兰月却突然拽着她手腕,三两步拐进一条羊肠小道。</p>

    石板路上的青苔有些滑,她两次脚底打滑差点摔跟头,都被干瘦的杨兰月一把拉住。</p>

    别看老人家身板瘦小,手劲儿却很大,抓住阮雾溪的手腕,一点也不耽误她健步如飞地赶路。</p>

    两人翻过一个山头,中间歇息的功夫,杨兰月指了指远处的几缕炊烟道:“小野啊,你瞧着,那前头就是半山村,我住村尾的老槐树底下。”</p>

    阮雾溪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隐约看清密林环绕的山腰零星分布着几座陈旧的竹木房屋。</p>

    她抹了一把额头上汗珠问:“阿奶,这山上还住着几家子人?”</p>

    杨兰月笑着说:“就剩下七八户啰,都是我们这些老骨头,年轻人都搬到城里住咯,嫌山里不方便。”</p>

    阮雾溪问:“那您怎么不跟着搬走?”</p>

    杨兰月摆摆手:“住不惯嘛!我都快七十岁的人啰,还克凑那份热闹整哪样?死也要死在这山里头。”</p>

    山路越来越窄,杨兰月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抹点这个在手腕脚踝上。”</p>

    阮雾溪接过布包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养了三年的金丝雀,她想飞简介 >养了三年的金丝雀,她想飞目录 > 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