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上下都是系带宽袖拖泥长裙。
池小秋一边挣一边道:“宋府有人过会儿来拿席面,二姨,换一天,明天再穿!”
韩玉娘早便掐准了她的时间,一边给她整衣服一边耷拉脸:“你若是这会儿好好的,我也只占你半个时辰。若总是这样拧来拧去,说不得还得现出去给你做套衣服。”
韩玉娘平素水一样的性子,可认准了方向,就可着一头往下流。池小秋只能放软了身子,一边伸手手脚,一边跟她重重强调:“若是多过半个时辰,我便自去做饭了!”
韩玉娘按她坐下梳头:“小祖宗儿,你安静些!若真是多了时辰,我自放你出去!”
池小秋只能暗叹口气,等她摆弄好了,又拉着她手出得门来,院中竟比平时拥挤许多。
池小秋看着眼前几人,顿时吃一吓。
葡萄架下站了三四人,一个个都喜团团的,手里有牵着包袱拿着箱笼的,还有个冷脸先生,胡子一翘一翘,有些生气的模样。
韩玉娘将池小秋按在杌子上,那头婆子便开了箱笼,翻出个镜匣来,铜镜磨得精细,照见人影也异常清晰。
池小秋不安,一躲忙站起来:“二姨,这是要作甚?”
婆子忙道个万福:“小娘子莫慌,老身是来修面的,做这行当十几年的老人,必不会疼。”
“你便好生坐上一会,也渐大了,我请了人来给你画个像。”
池小秋别不过韩玉娘,只能坐下,看镜子里头的人涂上面脂,唇上擦了口脂,眉毛描得更深一层,头发卸下来重又打成辫子,一层一层盘上来。
是从未有过的盛装。
韩玉娘在一旁看得也渐渐呆了,这样清雅的装束,池小秋从未动心思穿过,这会儿打扮来一看,竟同她记忆中少年时光渐渐重合。
像极了十六岁时出嫁就再难见一面的姐姐。
池小秋从镜中看见韩玉娘擦泪,便安慰她:“我不起来,就坐在这里让先生画便是了。”
修面的婆子果真不是吹嘘,她那小小包袱浅浅箱笼里面盛满了各色瓷瓶。虽都不晓得名字,但连擦在脸上的香粉也并不似别家,白的像刷层墙。抹得匀了,越发显得池小秋脸光洁如月,珠光朦朦。
韩玉娘才刚点头要赞,就见池小秋手一挥一动,又没了姑娘样子。
画像的先生脾气虽不大好,手上功夫却不浅。池小秋坐得一会儿腿就酸了,心里又惦记着还没杀好的鱼,没下锅的菜,不自觉就想动一动。
不必韩玉娘说话,那先生就让池小秋不敢再挪身子。
“你要总是这般,老夫一笔画错,就劳动你再坐上一天了。”
眼见韩玉娘待自己苛刻,给修面婆子花匠先生五六分银子,却不见心疼。只是展了小像,对着池小秋来回看上两日,便又是下意识的和气笑模样。
池小秋莫名其妙惹来这一场画像之灾,好容易熬到现在,见韩玉娘不再管她,忙溜进屋洗脸换衣,重又到厨下忙活。
池小秋听说,新嫁娘从前一日在娘家时起,便尽量不进水米,以免一路上坐轿拜堂入房有些别的难处,惹人笑话。
一天没饭吃,还要让人翻来覆去折腾,池小秋只要想想,就替宋少奶奶委屈。
这饱肚的饭食最是要得!
池小秋看看时间,顿觉紧张。那头从揉得光油油面团上揪出剂子,摊到最薄,抹上一层盐,将多余的扫出来,再涂油撒多多的葱花,一层一层叠好,切成段,直接上锅蒸一炷香功夫。
这就是池小秋平时最喜欢的小油饼,比现煎出来的要少费油,可是出锅后,饼皮一层层的,油盐皆备,更有里面一层葱花,自带清香。
早就锤得好肉馅,裹了皮子捏成两边尖翘中间凹的元宝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