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池小秋乌溜溜的眼睛闪呀闪,脆生生道:“是我做的花草饮子。”
原本零碎的笑声这回显而易见地大了。
她今日着意打扮一番,俏生生小女儿模样,便有些厌烦的人看了也生不出恶意,何谈还有着“解元”的面子。县丞含笑问她道:“这便是你今日要呈的菜?”
“算是,也不算是,”她眼神一转,拾出来这两杯花草饮子,先呈县丞,再给主簿:“两位大老爷尽可先尝尝。”
这杯不大,县丞一饮而尽,颔首笑道:“确实有些别处见不着的清香,只是,宴上总不能有茶无菜,无可啖之物。”
池小秋点头表示赞同:“那是自然,所以这第一道菜,只算是吃了一半。”
她抬手揭开第一笼,现出深藏在其下的另一盘。
“另一半,却在这里。”
第144章
拔得头筹
池小秋撤盒时,
堂前桌上已有近二十道菜,素有荷塘妙莲之清,春日兰笋之丽,
莫不小巧生动意趣盎然,
若论荤,
周大厨火腿铺桥,鸡丝砌凤,
只往那里一放,便堂而皇之成了最引人注目的所在。
她这一番动作,
原本只想等着她快些呈菜,
好听县丞选定主家的人,倒多了些兴趣。
池小秋伸手一探,拎上来的却不是菜,
是另一个大盒子,
其高总有五六寸。
她抿了抿唇,露出认真的神色,
再次开盒时,
显得格外谨慎,手扣在盘底,
小心翼翼将菜托了起来。
众人目光所集之处,先是露出一线屋脊,酿杏子一般颜色的甜黄,而后便是整个屋顶。
“这是…个重楼?”有人小声与旁人商论。
旁边人却没答话,
他随之望去,却看见已有高挑檐角越出,
其上便是人人熟悉的双贤图。
“这是必桥亭!”
曲湖边上的必桥亭已有数百年,文脉兴盛,
建构多有精巧之处,在柳安人尽皆知。
庖厨中精于雕砌之道的并不在少数,大如楼阁殿宇,小到鱼虫草木,莫不能以食材为之,因此池小秋便是将这五桥亭整个雕了下来,虽是难得,亦不能说是什么旷世之作。
直到她将整盘尽数托出。
当她置这五桥亭于桌前时,清晰地听到有人齐齐抽了口气。
必桥亭能传名百年,绝非泛泛之作,而池小秋手中的五桥亭高不盈尺,却将其难得处描绘皆尽,唯一不同的便是,因为此亭是由南瓜萝卜制成亭体,又饰以各色蜜饯果品,因此便呈现出玲珑雅致的色调来。而在亭下,必桥宛转九折,其下又有滔滔湖水,缓缓流动。
她分明是将必桥亭边半个曲湖尽数搬于桌上!
县丞惊得静默片刻,才问她:“这水是如何…”
池小秋指了指下面的盘子,他仔细看了半晌,才且笑且叹道:“原来如此!也不知你是如何做来!”
如何做来?
便要谢钟应忱改了无数次的画稿,薛一舌同她在厨下刻了无数次的食材,试了无数次的颜色,和最后钟应忱亲自督人制成的盘盏。
清甜香气早便盈于室内,县丞老爷用汤羹细细品尝,面露惊艳之色。
能于色香之外将味也做到平衡之外且增色,若是不看池小秋的年纪,他必要以为出自经年浸于砧刀灶案间的大厨了。
“这菜与方才的饮子有什么干系?”
再花团锦簇的样式归到菜品,也不过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池小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