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他性别歧视!衣着歧视!年龄歧视!”
两人吵得难舍难分,最后还是裴雪梅出马,将人安抚下来。
头疼,眼花,裴舒想喝酒了,就让她大醉一场吧!
正在裴舒无精打采之际,路恒将一份表格发了过来,里面是关于白酒的市场、占有率、度数、品牌等信息的归纳总结。
一收到表格,裴舒瞬间被吸引。她立刻研究分析,越研究越是心惊,她当即套上外套,往陈师傅的家里跑去。
陈师傅家门口,裴舒对着满脸抗拒的陈师傅,连说带比划,将自己的想法如实道出。
她知道陈师傅对路家酒坊感情很深,可时代在变,白酒的口感也在与时俱进。
“我不想做高度数白酒。”裴舒直视着陈师傅的眼睛,“我想做一款,适合年轻人的低度数白酒。”
陈师傅对着裴舒吹胡子瞪眼,直言裴舒就是个“野路子”,高度数白酒才是正统。
她要是再这样胡闹下去,自己就不奉陪了!
“酒曲酿酒的技术,最早开始于中国,比欧洲人早了三千多年。”裴舒坐了下去,不疾不徐道,“古代有多少名家大儒以酒会友,吟诗作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哪一句诗不是千古流传,韵味绵延无尽。
跟酒有关的历史和文化,精彩纷呈。武松醉打猛虎,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有英勇无畏,有兄弟情深,有阴谋诡计,有雄才伟略。
时至今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酒精饮料生产国和消费国。
有着这样悠久酒文化历史的中国,却正在逐渐流失年轻受众。
“陈师傅,您知道在年轻人聚集的夜店,酒吧,有哪家卖白酒吗?”裴舒摇了摇头,“就算有卖,会有人买吗?”
白酒好像天然地被人认为,是只存在于宴请、家宴、送礼等传统场合。
年轻人已经逐渐抛弃白酒了,或者说,两者根本就不曾有过交集。
他们更喜欢时尚的威士忌,伏特加,白兰地,喜欢烧酒,鸡尾酒。白酒对他们来说,呆板,无趣,传统。
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白酒的度数过高。裴舒想打破这个魔咒,不为了假大空的传承传统文化,就为了让年轻人接受,先从接受开始。
这个群体对白酒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宝藏。
两人交流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激动时裴舒连忙拿起笔记录下来,高兴时两人一起以茶代酒碰杯,争执时谁也不理谁,就在太阳底下对立而坐,谁先忍不住这热度谁就输了。
虽说有些幼稚,感情也在交流和吵架中,越来越好。
裴舒的专业知识就是连在校教授都赞叹的存在,更何况她的眼界,她构架的未来,已经让陈师傅折服了。
那美好的愿景,他也有能看到的那天吧。
与陈师傅达成默契,酒曲制作顺利进行。
从原料的粉碎度,到加水搅拌,入室安曲,培菌、翻曲,裴舒全都亲力亲为。
她每天累得倒头就睡,第二天又爬起来接着干。
老王和陈师傅都在曲房帮忙,就连苏晓晓,也时常帮忙。只不过她都是三分钟热度,每每以跟老王或者陈师傅吵架而告终。
日子一点点地过,终于到了出曲,入库储存的日子。
看着发酵近乎完美的曲块,裴舒一个多月的辛苦劳作没有白费。
就连在面对路恒的“领导视察”,她也不吝啬微笑。
“怎么样,漂亮吧?”裴舒指了指包包曲块,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