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梁当项目负责人。否则那些学历不差、资历更深的老师那里,只怕不好交待。
——最开始,苏允白是以小组长的身份进入的这个项目。真正领导这个项目的,是A大的一位教授。
三个月后,项目组第一次内部大会,研发组下四个小组,只有苏允白所在的小组不仅顺利完成任务,还超前部署了。
这是她第一次崭露头角。
又三个月后,第一批入选的四个项目共同面向A大和新科作半年汇报。这次汇报的效果,将直接决定新科与A大后续对这些项目的扶持力度。
僧多肉少,竞争激烈。在答辩环节,现场的气氛很是激烈,各个项目组之间甚至还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
苏允白抗住压力,又立一功。
就是这一次过后,这个放疗计划软件的项目才被确立为新科投资的绝对重点。
同年,苏允白升任研发组副组长。
再之后,领航科技成立,她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研发部副部长。
领航科技成立后,交给张副总分管。张副总野心勃勃,觉得领航科技的规模太小,怕耽误了项目进度,重金挖了一整个成熟的软件开发小组过来。
这个外来的小组,组长姓龚。
霍启年看到这里,想到了那个戴着眼镜,说话一板一眼的年轻人。
他就是那位龚部长吧?
领航科技有了两个研发小组,分为研发一部与研发二部。一部与二部的领头人对外都称一声部长,而真正的部长位置则空着。
两位分部部长,自然都想把对方挤下去,自己当真正的部长。
苏允白所在的二部理论知识强悍,是整个项目研发的绝对核心;龚部长所在的一部写代码能力过人,再加上还有过相关的软件开发的经验,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两个分部的部长冲突不断,最终,二部部长,也就是那位教授自觉受了委屈,愤然离职。
他离职后,真正当上研发部部长的却不是那位龚部长,而是苏允白。
从小组长到研发部部长,苏允白用了两年。
领航科技成立还不到三周年呢,这个升职速度不算慢了。
霍启年想起那位龚部长对苏允白的态度,眉梢微挑。
看来苏部长这个部长的位置,坐得还挺稳当。
看完这份报告后,霍启年沉吟半晌,开始翻看桌上的文件。
做项目和开公司是两回事。苏允白是研发部部长,是项目的带头人,却不是公司的老大。她上头还有一位直系领导,就是他的便宜姑父郑总。
郑总每个月都得代表公司上下给新科做项目进度汇报,霍启年手上拿着的就是郑总这些年来交到新科的材料。
打头的那一份十分眼熟,就是今天早上郑总和苏允白讲的那份ppt。
霍启年一边翻看着,一边忍不住回想起苏允白当时说的内容。
小半晌后,他忽然皱起眉。
不太对。
霍启年忍不住又重新翻看了一遍这份ppt,尤其是最开始郑总亲自讲的那部分内容。
他的脸色有些凝重了。
霍启年沉着张脸,将这份ppt放在一旁,又翻看起时间更往前的材料。
这一次,他翻看的速度很快,似乎不是为了看具体的内容,而只是为了确定什么事。
一连翻了好几份材料后,霍启年直接起身,从垒起的一沓材料的最底部抽出了一份。
这一回,他只是翻看了其中的两三页就停住了。
霍启年扔了手里的材料,面沉如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之前就觉得奇怪,他的便宜姑父虽然本事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