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章
大家说:“这是赵政委的大妹妹。”

    这几人中只有徐簇和和丹姨没见过她,她们来部队大院没几天,她就回老家了,昨天才回来。

    随后秦大娘打趣道:“我们就知道跟着你家人叫你大妹,都不知道你叫什么名,这以后可不适合叫这么叫了。”

    大家都含着笑看她,面对秦大娘的打趣,她也不扭捏,“大家以后叫我赵兰就行,这是我女儿青儿。”她侧着头让青儿喊人,青儿也不胆小,跟几人问好。

    赵兰背着的那个小孩是她大哥的小女儿,才一岁多。

    秦大娘说:“听说赵政委以前有个名叫赵梅,你们家是不是有四兄弟姐妹,名字分别有梅兰竹菊?”

    “大娘,您猜得真准。我爹没什么文化,听村里的教书先生讲什么梅兰竹菊寓意好,他就琢磨着给自己孩子也起这些名。后来我大哥改了名字,就是现在这个名字赵向军。”

    大家都觉得有意思,说起名字这个话题,氛围也热络起来。

    徐簇和听得很认真,每个名字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故事。

    她听丹姨提过自己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她前世的不一样。

    当年没解放,还在打仗,徐父徐母盼有个孩子盼了很多年,终于有了徐簇和,他们想他们这么多年的心愿能实现,也希望另一个愿望能实现,就是和平,没有战争。

    他们就给她取了簇和这个名字,簇拥和平。没过两年也就真的战事平息,解放了。

    丹姨也只是听大家说话,偶尔搭上一两句话,没和他们说自家名字的由来。她喜欢听别人说各家琐事,但不是个爱往外说自家事的人。

    她从年轻就住在表姐家里,认为往外说表姐家的事不好,会讨人嫌,她特别注重这方面。所以她肚子能装事,在外人面前嘴巴严。

    她很多时候都是起个话头,不怎么参与热烈讨论,她听大家说的那些事,回来又跟徐簇和讲。

    这就是徐簇和为什么会觉得她没怎么出门,可以知道大院里一些素未谋面的人家某些事情。她是丹姨在阳城这个家里唯一可以分享八卦琐事的人。

    丹姨也觉得这段时间以来她和徐簇和的关系亲近很多。

    ………

    第17章

    集市1

    早饭过后,他们和赵兰分开,去找搭乘他们的汽车去红鹤公社。

    路上,他们遇到卢姐的婆婆余大娘,几人汇合一起过去。

    秦大娘说起在食堂遇到赵兰的事,“听说是你给做的介绍,这是怎么想把她和高团长凑一块儿?”

    余大娘笑了笑,说:“高团长做了几年鳏夫,该找一个人陪着。小姨子当家不是什么长久的事,外人会说道。思来想去,我觉得赵家妹子合适,她很勤快,人也不笨,把她大哥家打理不错。”

    闻言,丹姨和徐簇和默不作声地对视了一眼。

    丹姨心想这里边是有什么故事啊,赵家嫂子还在,没病没坏的,结果是守寡的姑子来打理这个家,不知道是不是嫂子乐意这样。

    徐簇和是觉得大院里人家来往多,各家的事都没有秘密,谈着说着,一些隐秘的事情都在无意间抖落出来。

    她想在她看不到,听不见的地方,也有人这样讨论自家,她的代称就是杨家媳妇,丹姨就是杨家表姨。他们也会好奇表姨为什么会跟过来,她怎么和大家来往不多……

    接着冯姐替没有出声问的丹姨解答心中的疑问,“我听说赵家嫂子不大喜欢她,是觉得她把大哥的家当自家管,嫂子倒成了局外人。”

    “是有点这个意思。”余大娘也不是闲着没事干才做介绍,赵家嫂子是想把留在这里不走的姑子嫁了。她觉得儿子的领导的媳妇开口说这件事,她得帮忙管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到六十年代末,开局便是失忆简介 >穿到六十年代末,开局便是失忆目录 > 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