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章
赵政委的小闺女出生的时候,嫂子腾不开手,找个亲戚帮帮忙,赵兰就来她家了,这一照顾就跟着嫂子来随军,把家给把持住……

    他们坐的一辆解放卡车,大院里不少人都来搭这趟顺风车,晚点来还挤不上位置。

    徐簇和跟丹姨挨着坐,舟舟坐在她前面,靠着她,她另一边坐的是袁朝,是一个说话柔和的小姑娘。

    袁朝对徐簇和感到好奇,她主动搭话,“徐阿姨,我爸送给舟舟的书,他还喜欢吗?”

    徐簇和对于小自己不到十岁的袁朝喊自己阿姨有些不习惯,但也接受,毕竟她是和袁政委同辈,袁朝要是喊她姐姐,反而显得突兀。称呼这种事情讲究辈分和环境,随便乱喊,别人只觉得这个人轻浮,不懂规矩,特别是在这个年代。

    “喜欢,舟舟很喜欢听里面的故事。舟舟,你说是不是?”徐簇和摸了一下舟舟的脸蛋。

    舟舟扭头,葡萄大的眼睛看着袁朝,认真点点头,说:“喜欢。”

    “我和哥哥小时候都看这本故事书,不过只能看懂插画,后面念书识字才能看懂里面的字。再后来觉得看腻了,就慢慢忘记还有这本书的存在,还是我奶奶要把它烧掉,大家才想起来这本书。”

    秦大娘听到袁朝提及她,她接话说:“你们都不看,放在家里边搁着碍地方,不如我烧了它引煤炉,发挥它的余热。”

    徐簇和不禁问:“后来怎么没被烧?”

    “小朝她爸不让烧的,说不能烧书,他自己拿走放好。”

    车上的人都在说话,十分热闹。卡车在期间停过一次车,一部分的人在这里下车。

    车里不拥挤了,挡风的人变少,徐簇和感觉冷了一些,风呼呼地吹在徐簇和脸上,她裹紧衣服。

    到了乡间野道后,尘土飞扬,丹姨担心舟舟会被沙尘迷眼睛,把他抱在怀里。

    卡车一晃一晃地,舟舟坐在丹姨的腿上不觉得难受,慢慢地睡着。

    徐簇和被晃得难受,出门前的精神气也没了,她闭上眼睛靠在丹姨的肩膀上。丹姨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她。

    过一阵后,车辆停下,赶集的人都纷纷下车,跟开车的战士道谢后,沿着一条乡间小路走。

    徐簇和下车走一段路,难受的感觉消散了不少。丹姨看着她苍白的小脸渐渐恢复气色,心安了一些,丹姨只想她出来走动一下,可不想她身体出什么状况。

    这条路上不止他们在走,还有一些乡民也往红鹤公社赶。

    徐簇和问丹姨还有多久到,丹姨没来过也不清楚。

    有个年轻的女同志听到她们说话,提醒道:“还有不到一里的路,很快的。”

    丹姨看向她,笑着说:“那不远了,谢谢啊。”

    徐簇和也跟她道谢,舟舟有样学样也说谢谢。

    女同志面含笑意,摆摆手,说:“不客气。”

    丹姨看她很年轻,应该不到二十,“同志,我听你说话的口音不像本地人。”

    “我不是本地的,是前年来这里下乡的知青,姓惠。你们都是来赶集的吗?”惠知青看她们的衣着打扮也不像公社的社员。

    “听说这里有个集,就过来看看。你知道这里的集市都有些什么东西卖?”

    惠知青羞涩地笑着说:“我是第一次来集市,不清楚有什么。这是我们大队的车大叔,他比较熟悉。”

    闻言,丹姨和徐簇和都看过去,车大叔是个长得干瘦的中年男人,个子不高,他有些拘谨地朝两人笑。

    车大叔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听,只会讲方言,徐簇和她们也不懂这里的方言,他们说话全靠惠知青翻译。

    惠知青说这边十里不同音,出一个公社到外面,那里的人说的又是另一种方言。她目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到六十年代末,开局便是失忆简介 >穿到六十年代末,开局便是失忆目录 > 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