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章
只会一种方言,其它地方的能勉强听懂,就是不会说。

    而部队大院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一律说的是普通话,没有什么沟通障碍。

    经过半生不熟的沟通后,徐簇和才知道车大叔和惠知青是代表他们生产大队来卖干菇笋干之类的山货。

    这些东西是大队自产的,归集体所有。他们手里还有一个自产证,没有这个证是不能在集市上卖东西。集市上也不允许私人买卖,摆的摊子不是国营的,就是生产大队的集体产出。

    现在很多地方的集市都变得萧条,红鹤公社是少有的保留集市的公社。车大叔说到了冬月,红鹤公社会更热闹,那时候冬闲,很多生产队鼓励搞副业,产出的东西五花八门,临过年,也有很多人来买东西。

    第18章

    集市2

    秦大娘冯姐她们见几人在说话,也走过来。一路上说说笑笑的,徐簇和觉得这路也不难走,很快就到红鹤公社的集市。

    分开时,大家都说等惠知青他们摆好摊子就过去帮衬。

    舟舟走累了,抓着徐簇和的裤腿看她,可怜巴巴的。她的心也软下来,“是想妈妈抱吗?”

    舟舟轻轻点头,学着说:“妈妈抱。”

    徐簇和将他抱起来,他人小小的,但分量也不轻,家里很仔细地养他。

    丹姨教徐簇和怎么调整姿势,她抱得没那么累,舟舟也不难受。

    现在集市不是旺盛时期,人不多,徐簇和看到里边有个供销社,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它了,很多人过去买东西,还有些人拎着一篮子鸡蛋走进去。

    徐簇和也见到戴着红袖章的人在四处巡逻查自产证。

    集市上没有粮食卖,家禽有倒是有,不过都是刚孵出来的鸡苗鸭苗。丹姨他们只看不买,因为部队大院不允许养这些家禽。

    大院里很多人住的是楼房、筒子楼,养家禽引来的麻烦和纷扰很多,只允许大家开垦菜地种菜,补贴家里。部队还专门有一块地方种菜,搞养殖,现在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外部供给不足,部队就自力更生,自供自足。

    没多久,徐簇和他们走到惠知青摆的摊子,准备买点山货回家。

    舟舟在这时说要下来,不用妈妈抱,他感受得出徐簇和累了,没什么力气抱他。

    丹姨问他:“要不要姨奶奶抱你?”

    舟舟摇摇脑袋,说:“我下来走。”

    徐簇和牵着他的手,站在摊前看丹姨挑干菇笋干。

    后来这个摊子有其他人过来光顾,徐簇和自觉带着舟舟给别人挪位置。集市上卖吃的很少,这样的摊子最受欢迎。

    徐簇和环顾四周,看见有两个男同志用竹竿一前一后挑着个大筐,里面不知道是什么鱼,尖长的尾巴露在外面。

    好多人都跟在他们后面走,队伍逐渐壮大,整个集市都热闹起来,徐簇和也听不懂大家在说些什么,不过也能猜到这两人卖的东西很受大家欢迎。

    徐簇和去喊丹姨,舟舟也帮着一起喊。

    丹姨听到他们在喊她,连忙走过来,她刚好买完山货。这些东西不上计划,买它们不用票券。

    生产队收现钱,到年底才好给社员分红,一个生产大队里很多户人家,分那么一点票券很难分得清,纷争也就容易出现。

    丹姨问:“是有什么事急着叫我?”

    “好多人去那里排队买鱼,好像很受欢迎,我们要不要也过去?”徐簇和指着那两个男同志停下摆摊的地方。

    丹姨可看过去,“这么多人围着,肯定是有好东西,咱们也过去瞧瞧。”

    舟舟走得慢,丹姨直接将他抱起来,徐簇和拿装有山货的菜篮子,越过人群,赶过去。

    其中一个男同志站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到六十年代末,开局便是失忆简介 >穿到六十年代末,开局便是失忆目录 > 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