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哪怕只是粗浅地在人们脑子里打下“没有明确信息来源的情报就很有可能由个人捏造”这个印象,都会对日后的谣言发布产生极大的压制效果。
除此之外,殷怜还提出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建议,比如说建立单独的可查询网站,持续且稳定地搜集网络上的谣言进行澄清,并且提供简单地可查询途径。比如说明确规定一些高人流量的主流网站必须把收费营销内容和正常新闻内容分开并且进行注明,其中营销内容必须由网站证实后方可推广,而正常的新闻热点则必须由具有可查证的身份信息的法人或者自然人所发布,也就是说若是造谣,则必须要有明确的可以
追溯的责任归属。
其中多是有用的建议,就算有一些有争议的,让教育部的官员觉得不一定合适的提议,其中也有让人觉得说不定能用得上的部分,因此暂且留了下来作为备选的提案。
殷怜的理论很先进,策略也非常完善,把许多人曾经一度考虑过的点都涵盖了,而且既不激进也不急躁,相比她的论点,提出来的策略却出奇地温和成熟。
这是理所当然的。
激进的观点才是她的,因为她本来就是爱憎分明的性格。成熟的方案是夏国的,虽然没付版权费,但是因为确实能对华夏有很大的帮助,殷怜也不在意自己身上出现这点道德瑕疵。
李部长不明内情,只觉得殷怜性情真,做事却隐忍妥帖,顿时很是高看她,连同教育局的一众官员都对这个女孩子留下了印象。
那头提交了方案,这头殷怜也没有放弃短剧的排演。
她本来只是打算让孩子们试试水,但是发现孩子们的好些剧本都写得不错,创意也很优秀,只是作为剧本还缺乏一点深度和力度之后,她便一边让他们进行后续的排演,一边聘请了专业的编剧来。
正好APP刚开始施行,殷怜便和几个作品创意出众的孩子进行了商议,以一个比较公道的价格买下了他们作品的商业版权,并把钱打进了他们的APP账户。
按照APP的机制,和出于对激励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考虑,殷怜把这笔钱打入的是短期收入账户,也就是说拿到版权费的孩子们,日常消费水平立刻就会得到极为明显的改善。
这对于孩子们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艺名柳枝儿的小姑娘一早醒来,随手打开APP签了个到,结果翻到账目界面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日常零花钱份额翻了几番,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APP出故障了,开口问朋友有没有这个故障。
后来报到老师那里,根据老师的提醒看了明细,才知道不是故障,而是剧本的版权费到账了。宿舍本身的小孩子就不多,没过十分钟,整个宿舍都传遍了消息,也知道了获得版权费奖励的是哪几个小孩,顿时每个人都羡慕不已。
柳枝儿挺大方,把当天的零花钱都买了巧克力,分给了大家。相比之下,童彤就小气得很,她给柳枝儿回了个小蛋糕,却没有请其他人吃东西,说是零花钱存下来就是存款,存下存款以后才有备无患。因她自己平时也节俭,倒也没人说她小气——孩子里平时作风节俭的并不止她一个,大家都没有什么安全感,倒比外头的同龄小孩更能理解和体谅小伙伴。
甚至还有人反过来劝柳枝儿省着点用,有计划性一点——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是真正体验了之后,这群孩子又有了不同的体会,察觉由奢入俭也没有想象中难么困难。这群孩子,哪怕是之前被父母压榨的那些,也多数是被压榨和精力,父母拿了大头,明面上也不至于苛待他们,零食之类的想买总是能买的,不能吃主要还是为了维持体型。想要的玩具也都能到手,不过有没有时间去玩的差别。
当然,在宿舍里殷怜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们,每餐的食物营养均衡,显然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