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151章
    有所依靠,让我的生活更有乐趣,让我变成了更好的人。”

    “真正有精神病的人是你们!”

    “不去干涉批判别人就无法正常地生活!无法从别人身上获取优越感就感受不到自己生活的价值!不去附和群体就日日惶恐被社会所抛弃,不要说说出自己想法的勇气,就连独立思考的能力都会失去。”

    “先生,你们生病了,你们知道吗?”

    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李部长是真的被撼动了一下。

    他想,与其说这是记者和大众生病了,不如说这是社会的病症。因为记者本人他其实是具有明确的独立思考能力的,他确实做错过事情,并在试图反思。编剧这句台词,真正指向的并非作者,而是那些不正确的“舆论”的制造者。

    这就是教育的目的啊。

    李部长想。

    我们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赋予人类一种叫做教育的东西,就是为了赋予每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智力很多时候不等于智慧,而唯有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人类才能真真正正的高等智慧生物。

    第

    665

    章

    665

    相比画家的故事,老人的故事就更简单了,无非就是一句“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殷怜改编了各种事件,许多在现实之中当然并没有到害死人的地步,但是任何谣言和舆论逼迫,都是会给人造成伤害的,不致死并不代表不可恶。

    剧本里很明确地表示了这个道理。

    对于自己的罪名提出抗议的不止有记者,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人。如果说记者本人代表的是具有反思意识的群体的话,其它角色代表的就是被舆论利用,或者从舆论获利却无视其伤害性的群体。

    剧本的剧情欢欢快快,但台词却各种暗藏心机,要么就朗朗上口,平仄有韵,十分洗脑,要么就戳心戳肺,引人深思,令人动容。

    因为看的是剧本的关系,李部长对于这部剧的感受其实是一些误差的。他常常看着看着就停下来思考一下,因此没察觉到什么不对。但事实上,编剧在剧情上的节奏安排是很紧凑的,甚至刻意到了完全没有给观众留下思索余地的地步。

    殷怜的意思是这就一喜剧片,它的优先级是这样的——核心要突出,观看时有乐趣,让所有十二岁以上的孩子都能看懂主题想要表达的道理;剧情要流畅,每个事件逻辑自洽却不必太过撕心裂肺,就是正好让人眼角会一酸,有所感触,却不用太过压抑郁闷的地步;最后才是在剧情里蕴藏一些深度的思考,而且不强求所有观众都作出思考,因为一个人智慧的提升是潜移默化且耗日长久的事情,怎么可不可能通过一部电视剧就突然猛地蹿升一大截,既然如此,就不必强求。

    殷怜一向不是很喜欢文艺片。她是能从文艺片中受益,本身却不推崇这种艺术形式的人。在她看来,文艺片是给能看懂的人看的,而这个受众本身就不算很广,在教化的效用上,很多时候还不如有些稍微有点内涵的商业片。

    作为一个在各种意义上都思维足够清晰的人,殷怜有时候会显得很不感性,缺乏情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殷小怜的异世界攻略简介 >殷小怜的异世界攻略目录 > 第15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