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当自大的。红楼梦偌大的名声成就了它,也禁锢了它。红楼的水准很高,相信这世界上真正有能力把它改编得很好的人其实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但他们不会去改编,一部分是出于对原作的尊重,另一部分是出于对于其名声的敬畏。
所以殷怜见过的大部分红楼改编,都还是比较尊重原著的。同人作品倒是很多,但多数都是娱乐之作,要与红楼本身的思想深度和完善度相比,那可是差远了,根本不值一提,写的人可能也就随便写写,从没有真正想要将真正的红楼化入自己的再创作。
殷怜敢这么做,倒不是觉得自己有那个水平,而是因为她本身胆子大,脸皮厚。
改不好怎么办?改出来遭人骂怎么办?
改不好就改不好呗,总要有个人出来试试。遭人骂又算得上什么?这世上一堆的抄袭剧魔改剧脑残剧,也没见人家少赚了钱或者少了一块肉。
当然,认真创作,然后被人污蔑,肯定是会觉得委屈的。群里的那群正经编导就是。但说到底,这种委屈,不能去污蔑你的人那里寻求支持或者进行辩解,这种人根本不在乎你吃了几碗粉,又何必在乎他们怎么看?
在殷怜看来,若她是小六,谁污蔑她吃了两碗粉,她就割了他的舌头,反正留着也听不到真话;谁看见了那碗多出来的粉,她就剜了对方的眼睛,反正有的时候也跟瞎了没两样。
跟恶人讲道理?不存在的。
她知道这部剧拍出来肯定会有争议,哪怕她对黑怀朱的剧本很有信心。另外,也一定会有人蓄意扩大争议来报复她,到时候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不过就目前来说,她不会因为争议而停止拍摄。
殷怜选择情景剧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红楼梦其实非常适合。
现代情景剧和红楼梦的核心其实非常相似,都是叙述人世百态。但是比起其他电视剧伦理剧,红楼更适合的一点,是它本身相对生活化,鲜明的人物性格也有深度挖掘和论述的价值。
就是人物足够复杂。
复杂的人物往往有着可推演的行为模式,这表示他们会更真实,更具有代表性——这里的代表性,指的就是故事人物和现实生活里的人的共通性。
这也是黑怀朱写这个剧本时候的重点。
作为情景剧来说,这部剧除了故事主线和一些经典剧情之外,里面大概百分之八十的剧情都超出了原作的范畴,有些地方做了减法,有些地方则做了加法。
但这并不表示故事脱离了原作,相反,黑怀朱在写这部“同人”的时候,有仔细对于人物进行二次推演,既对于人物自身的人格进行了分析,又对于现实之中特征近似的案例进行了搜集和援引,所以以殷怜的眼光来看,虽然它在剧情和时代感上有大量偏离,但是对比原作却有一种精神上的相似。
举例来说,剧本里有一集是讲朝廷的。因为是情景剧,几乎是每集一个主题,所以殷怜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一集的时间跨度可能非常大。比如这一集,就跨越了很长一段时间,讲的是朝中有位年轻有才的大人,当初是状元出身,因为长得非常俊逸出尘,又才华洋溢,因此受到贾宝玉的推崇。
宝玉一向是不愿意读书的,不过后来随着这位大人在朝中崭露头角,他突然也爆发了一段时间读书的热情,并坚信对方能够改变朝中污浊的气象。剧集之中,他不但时时去搜集对方的诗文与八卦,并且还对对方的言行奉若圭皋。
为此,黛玉嘲讽他说凡人敬奉天上的星星不过如此,暗示了现代人追星的行为。
但是这位大人因为一直试图推行变法,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随着时间过去,坊间就有他各种的谣言传出来,比如说说他其实也贪污受贿,说他家里养的狗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