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6章
,目前预设的是二十多个人,一旦有人探究,就把机器人拿出来凑数……不过平常并不真的使用机器人,毕竟运行会有损耗,目前的工作也用不着这么多□□立服务器,星脑的利用率都还很低呢。

    这些被“支付”的薪资,最后都会拿来购买各种资源,便于作为殷怜在其他世界的交易资本。

    而这一次殷怜上交AI逻辑系统,虽然包含了一个AI系统的基础逻辑思维,但是整体的功能性还是倾向于用来整理分析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不过未来系统肯定有未来系统的独到之处,它能嵌入各种各样不同的指令群组,而且都可以适应得很好。

    官方的研究人员拿到这一系列数据的时候,最先关注的其实是它的逻辑自辩系统,并为之感叹不已。夏国AI的后期发展,很重视其逻辑性和个性化,但是对于根本还没发展起来拟人化AI系统的华夏来说,他们最惊艳的反而是完善的基础结构。

    这么一套系统,研发出来肯定是很费钱的。虽然殷怜大方,但是官方也没好意思太过理所当然,所以最终还是签订了一份协议,政府承诺之后三年内,所有依据这个数据系统所研发出来的新技术所得报酬,都会支付10%给殷长生的工作室作为版权费。

    当然这个版权费不是民用售价,是技术研发出来并出售给公司

    或者机构时报酬的百分之十,也就是说是实际衍生技术版权费的百分之一。

    举例来说,如果有一些衍生技术投入民用领域,单件商品售价288元,专利权费5%为14.4元,又或者预定为20块钱每件,那么殷长生工作室能拿到的其实是14.4或者20的10%,也就是1.44元或者2元。

    总之数字不会很高,但是因为泛用性广,所以能得到的收益应该也不少。

    这笔钱按照收入的途径,最后应该会投入到随身仪的研发。虽然随身仪的研发过程其实并不花费很多钱,因为殷长生并不是真的从零开始研发,而是将成熟的结构进行本地化改造,不管是时间还是材料成本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设备也多数使用的是夏国设备,更先进有效,虽然不可能普及,但是实验室设备本来就应该更加先进,等投入制作使用,因为有了具体的数据资料,反而不需要这样先进的设备了。

    到时候也可以使用本世界的设备进行改造,或者设计针对性的制造设备。

    但是夏国的很多设备都会使用外星材料或者合成材料,而地球暂时没有这个获取能力,材料种类肯定会受到很大限制。这种情况下,要么就寻找替代,要么就尝试合成,要么就在新世界碰运气。

    不管是哪个选择,都很耗费时间人力金钱。

    这笔经费正好可以填补这部分的支出。

    殷长生已经雇佣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冒险者,倒是到目前都还没找到符合预期的材料。倒是中途找到了好几种材料,经过测试发现可以用于其他用途,殷长生视情况转交给了鸿远的研发部门或者基地实验室。

    雇佣冒险者的支出是很高的,因为冒险者的平均雇佣费用就不低。不过好处是,雇佣冒险者都是通过诸如发布冒险任务这样的形式,并不需要像是发月薪一样给予稳定酬劳,冒险者也不会一次只接受一个任务。

    毕竟长年累月的冒着生命危险的工作,收入不高肯定维持不下去。

    当然,随着冒险者经验阅历的增加,冒险的危险性肯定是会逐渐下降的,毕竟对于冒险这种工作,三分能力七分经验的效果甚至说不定还要大于十分能力。

    差不多是《地球OL》的主体架构要收尾的时候,《红楼日常生活》上映了。

    这部情景剧上映的第一天,口碑就呈现了两极化发展。喜欢的人非常喜欢,讨厌的人极其不屑,甚至在网上引发了规模不小的争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殷小怜的异世界攻略简介 >殷小怜的异世界攻略目录 > 第176章